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7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教育   47649篇
科学研究   6795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2316篇
综合类   2064篇
文化理论   565篇
信息传播   5019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995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919篇
  2020年   862篇
  2019年   1100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1220篇
  2015年   1873篇
  2014年   4577篇
  2013年   3852篇
  2012年   4450篇
  2011年   4853篇
  2010年   4123篇
  2009年   4221篇
  2008年   5080篇
  2007年   4528篇
  2006年   3581篇
  2005年   3338篇
  2004年   2876篇
  2003年   2439篇
  2002年   2041篇
  2001年   1717篇
  2000年   1387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建设的强大基地,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并真正落到实处。文章从分析高校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内涵、重要性以及高校人才管理的现状入手,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思想基础,并结合笔者在高校工作的实际和体会,提出了“两项体制”和“四项机制”的创新是高校实现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新课程理念,生物课教学要鼓励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促进互动学习。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因此,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则更加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3.
实施素质教育是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怎样才能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积极、稳妥地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4.
焊接技术在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是培养创新型焊接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院校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本文在分析其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型焊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就业风向标     
中国高管人才缺口十五倍;兼职会计师市场需求回暖;美术人才走俏游戏市场;康复人才仅满足1/70需求;“人才派遣”五年内年增25%;各类翻译人才全线告急;广州打造“金牌导游”。  相似文献   
996.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专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就是全面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科学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7.
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用人机制;现代企业应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包括人才竞争机制、“三工”转换机制、激励机制和开发机制的用人机制;企业必须创造发挥这种用人机制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998.
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99.
高职院校要为汽车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汽车营销、运用、维修技术,修管合一、机电合一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就要通过改进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手段等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采用与企业联合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改革考试制度等方法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时,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会变得更均等一些呢? 均等程度又如何测算? 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趋向于平等,还是更加不平等呢? 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中日两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检验了几种用于标识不平等度的尺度,发现基尼系数等不适于检测类似于升学率这样的由百分率表示的指标.其次,在1992年与2001年之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有了明显的扩大.第三,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1960年至1975年).理论依据和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矫正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今后必须在调控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