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增大,吸附剂对MB的吸附量增大,pH在5-9间变动,吸附剂对MB吸附量变化不大;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对MB吸附能力增强;在吸附120min,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35℃、45℃时,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6.38 mg/g、121.95 mg/g和125mg/g;竹屑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72.
“竹林七贤”文化是云台山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加大百家岩“竹林七贤”相关遗址景区建设,大力宣传云台山的“竹林七贤”文化,深度开发与“竹林七贤”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竹林七贤”文化与云台山和谐相融,成为提升云台山文化品位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73.
清华简《楚居》为楚人始居地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楚人来自中原的说法,与楚文化“西来说”也存在一定呼应。但由于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楚人始居地尚难论定。楚人来源“东方说”存在时代局限性,难以成立,但它指明了楚文化与商文化的密切联系,值得我们重视。《楚居》记叙了季连娶“盘庚之子”妣隹,实际上说的是楚商联姻的情形。而楚人之所以叫“楚”,与先为殷商大臣后为大神的巫咸有关。虽然《楚居》的记述多神话色彩,但其中楚商联姻及巫咸助产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楚文化与商文化的密切关联。楚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在楚文字、《楚辞》等方面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74.
刘建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111-114,117
《系年》是清华简的第二辑整理成果,也是继西晋《竹书纪年》之后的又一次发现秦以前的竹简史书。作为一部罕见的先秦的竹简编年史,《系年》在补充存世文献、佐证先秦史书和纠正传统史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许多方面甚至可以改写历史。它的出现,将对先秦、楚各国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谢惠连《雪赋》盖作于彭城,假托历史人物的对话结构全篇,铺陈描写。透露出世族子弟对家族衰落的哀伤与无奈。《憨衰草赋》为沈约在东阳太守任上所作,融咏物与抒情为一体,后半部分都是整齐的五言句,而且隔旬押韵.中间换韵。兼有诗歌和赋的双重特征。实为南朝诗赋互渗的代表作。庾信《灯赋》带有一定的宫体的特色,全篇骈四俪六。具有明显的诗赋互渗的特点。《竹杖赋》是庾信在北周时期的作品。题目似咏物赋。其实是咏怀.此赋的主旨,大概就是求官。  相似文献   
76.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简牍与甲骨的起源孰先孰后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认为简牍起源于尧、舜、禹时代,而其广泛普及的时期在商、周;盛行期是战国至东汉末年。简牍与甲骨是并行于世的文献形态。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不仅是使用时间最长,而且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书写材料。  相似文献   
77.
张琨  龙碧波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71-71,74
探讨了“竹竿舞”的表演特点,指出了“竹竿舞”对益智、缓解压力、塑造形体美和提高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78.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在王莽秉政及统治时期。出现了急剧的恶化。新莽在发兵微讨匈奴知单于的同时,施以分匈奴为十五单于的政策。这段史实很重要,但史籍中记载约略。幸赖新近面世的《额济纳汉简》,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信息。对该段史事的探讨颇有裨益。简文:分封“单于者十四人”,重现了分封史事的工作细节;简文:分封单于“在致卢儿候山”,则首次透露了事态发展曾进入到匈奴驻地以内;而“皆背叛”的简文。再一次印证了王莽实施微讨匈奴知单于方略,是彻底失败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考辨"竹枝词"的沿起地域和原初样式;叙述历代诗人对"竹枝词"的仿作;并分析了本土"竹枝词"的基本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0.
竹竿舞起源于我国黎族、佤族、苗族民间。将其引进大学公共体育课,是因它所具有的体育运动量能提高锻炼者的心肺功能和改善循环系统;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及心理健康。可作为大学公共体育课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