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姚彤 《培训与研究》2007,24(7):13-14,107
《牛虻》不是革命小说,而是以圣经结构为原型,围绕着父与子、复活与复仇和罪与罚这三个圣经主题和观念进行叙述的,它是将革命作为背景对圣经中神话故事的重中和借用。  相似文献   
62.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文艺运动的代表。其短篇小说《坎特维尔的幽灵》中的鬼形象体现了他对唯美的追求,同时博爱、忏悔和终极审判等来自《圣经》的思想在鬼的遭遇中也有明显体现,它们使对唯美的极端推崇受到质疑并使其最终走向消解,揭示出在王尔德的内心深处,《圣经》的影响是他所无法逾越的。  相似文献   
63.
图式是“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可以说翻译即图式翻译.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64.
在人类需要更多文明的今天,参阅代表西方文化精髓的《圣经》,能给学人带来获益匪浅的感受,人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人必须要有敬畏之心。遵守规则、签订契约是人赖以存活与发展的前提。获得爱的关照与奉献爱的施与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基本基础。  相似文献   
65.
2000年编校出版的英汉对照版《圣经》中的部分中文译文存有内容偏差谬误、语言陈旧晦涩之处。遂以其英文文本为基础,对其第二部出埃及记的部分中文译文作点评分析,并给出比较恰当的拟译文。  相似文献   
66.
从《圣经:旧约》看宗教的主要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历史上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具有社会性,并与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宗教主要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协调社会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调节情感的功能。《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根本经典,它反映希伯来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意识等多方面内容。在《圣经:旧约》中可以看到宗教的社会功能在希伯来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龙璐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101-102
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国佛经翻译和古代《圣经》翻译的历史,总结了两者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对其中的直译现象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宗教翻译中直译现象占主导地位的本质并阐明了直译法在古代欧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ree sources of evidence that together indicate hermeneutical weaknesses in exam courses on Christianity in English Religious Education (RE). It scrutinises a single exam paper and an associated text book from a recent authorised course. It conceptually explores features of a new style of long Religious Studies (RS) exam question that is commonly set for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RS qualification at 15–16 years old. It combines these documentary sources with a focus group interview of teachers in the first year of teaching the new GCSE Religious Studies. The findings from the document analysis,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 together concur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related to the use of fragmentary texts and the promotion of a particularly propositional conception of religion. These features are structured in by systemic elements. A small proportion of students follow text-based GCSE routes include a more detailed study of Biblical texts but the majority of 15–16-year-old students do not and so are exposed to this problem. These weaknesses could be ‘designed out’ of exams with smarter questions and mitigated against by curriculum content that specified the study of how texts are interpreted, as well as teacher expertise in the teaching and practise of hermeneutics.  相似文献   
69.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型。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语言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观念原型、意向原型和音乐原型六个方面对新版影片《大地惊雷》中蕴含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0.
托尔全的奇幻巨薯《魔戒》巧妙而显明地运用了源自《圣经》的U型叙事模式。小说的情节铺陈(主要人物的命运起伏和与之相关的地域兴衰)充分地彰显了U型模式。而圣经叙事模式则在深层次上映衬并传达了《魔戒》中富含基督教意蕴的主题寓意:善恶冲突观、信念以及希望的价值。这也给长久以来关于《魔戒》的宗教属性争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