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23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汉末建安时期,迎来了乐府诗发展史上文人拟作的第一个高潮,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拟作对汉乐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他们还通过自身实践使汉乐府有了很大的发展。"三曹"乐府诗创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与这种批判地继承密不可分。"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句式篇幅、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
米彬彬 《科教文汇》2014,(23):150-151
李安作为成功的华人导演,在美国电影节频频获奖,本文试图借助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理论揭示李安成功的秘诀。并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为例,发现李安从电影题材选取到主题表现都与新历史主义者提出的对主导话语权的“颠覆”与“含纳”存在相似之处。影片中,主人公与老虎相伴的故事可以看作是李安“颠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下将动物客体化的狭隘思想。但这种“颠覆”却又相当不彻底。最终,“颠覆”还是“含纳”于李安对人类理性的赞美声中。  相似文献   
33.
从游仙到遇艳--小论曹唐及其大游仙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唐诗人曹唐以其游仙诗闻名,其诗作较前人游仙诗诸篇,内容风貌、语言体格、思想意境均发生较大变化,其《大游仙》存诗17篇,盖拟古仙子异人交友相会诸事,记其悲欢离合之要,情色浓艳、辞采华俗,尤为可观。亦可由此观照晚唐世风,研究作者生平境遇,考查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34.
当代文化建设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学批评的充分参与,而作为文学批评学术人格的建构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首先,它要求批评家确定高尚的道德人格,这是开展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其次,不断完善批语家的学术人格,这是文学批评实现其文化功能重要的原发性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35.
《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36.
晚清时期,清政府为了寻找新政的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其中徽州知府刘汝骥主持的徽州地区的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他把调查所得资料汇编成文,命名为《陶甓公牍》。其中记载的晚清时期徽州民众生活、徽州社会的一些陋习和徽州民众的权利、义务观念等,是研究晚清时期徽州社会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窥见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7.
《枕草子》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草子"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其文体特征鲜明,体裁上属于随笔散文,可以将驳杂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融为一体;在使用假名作为创作符号时,表现出了个性化的色彩;体裁特色及作者个人的创作个性又赋予了作品自由、高雅的风格特征。作为平安文学的双璧之一,其独特的文体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作为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文轩对儿童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作品也因独特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他的小说主要通过儿童的视角这一诗学的形式来表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历练之后的苦痛与温暖以及周边的冷暖人生,通过诗意化世界的构建来凸显人性美、人情美。乡土情结也是贯穿其小说中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是故乡的风土人情,还是故乡如诗如画的景物群像,都透着曹文轩对故乡一种解不开的特殊情结。  相似文献   
39.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7家70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40.
曹元弼、段熙仲为近现代经学大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曹元弼覆段熙仲书札一封。本文在校录书札的基础上,就书札所涉及之房室之制、《礼经》校勘、《礼经》之例等三问题及此札撰写时间、曹段二氏经学思想之异同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