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担任山东巡抚十年间,丁宝桢协助曾国藩和李鸿章镇压捻军;智斩安得海;治理水患;创办山东机器局。加强山东海防建设等,表明了他是开明务实的洋务派督抚之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举措虽然大都没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但保持了山东政局的相对稳定,推动了山东的近代化进程。因此丁宝桢在近代三十多个山东巡抚中堪称佼佼者。  相似文献   
5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一直成为热点之一。原因就在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这种反差促使我对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再认识,以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3.
本文试图从易定镇最重要的两个家族入手,分析易定镇权力阶层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河朔故事”在易定镇的影响.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通过“仕”和“婚”两种手段在易定镇形成了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河朔故事”在易定镇保持影响提供了可能.长庆二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唐廷经常能够决定易定节度使人选,却也往往只是顺势而为.在动荡的历史时刻,形式上由唐延任命的某些易定节度使,往往正暗合依照“河朔故事”推举出来的人选.这或许是唐廷对河朔藩镇社会集团的又一种承认方式.  相似文献   
54.
丁竹园是近代回族社会早期重要报人的代表,他主张白话办报、为民办报,言论自由办报。他身体力行,撰文立说,发表演说,创办刊物,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是近代回族社会杰出的回族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对丁竹园生平活动、办报职业观、社会实践及其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评述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55.
丁玲是解放区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其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方向,深入农民生活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小说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意义,作家在处理"土改"这一重大题材时,显示了一贯的大气写作风格,特别是在对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弱点所进行的客观描写和审视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具有其他同类小说所未能达到的思想深度,但"遵命"之后写就的该作品也存在人物塑造欠厚重立体等缺憾。  相似文献   
56.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享有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但也是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争议来自于作品的异质性。它既是意识形态化地反映土改运动的典范之作,又处处闪烁着丁玲个性的光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与无法被湮没的知识分子视角;反思知识分子问题的浅露与内在深沉;女性立场的表面淡化与实质深入;政治意义限制下的叙事融入作家一贯的委婉细腻之风。这些外在与内在、浅表与深层的看似矛盾的特质带给读者与研究者特殊的感受与评价,这也正是丁玲的复杂之处与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57.
莎菲是一位深层心灵觉醒的女性,与其他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觉醒的中国"娜拉"们不同,其首先面临的是一个生命自我的问题,以自身为标本对世界和自我本身进行叩问,建立了关于自我的新维度.自我被当作精神世界看待,通过对世俗、肉身存在的反思来取得的,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意识,对自我孜孜不倦地挖掘、坚守和追寻,构成伟大而痛苦的循环,实现精神自救的旅途.  相似文献   
58.
中国近代是中国报业发生发展繁荣的时期,各种报纸期刊成百上千.其中不乏同名异质者,容易产生混淆.笔者就近代史上两种<女子世界>进行了整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59.
在建国初期的文坛上,“朱定”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共和国的第一次文艺大批判,就是从对包括他的《关连长》在内的几部作品的批判开始的。从此,朱定走上了一条坎坷而又曲折的创作道路,文革中还险些被砍了脑袋。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创作热情才真正勃发起来,闯进了涉外题材的新领域,为我们摄取了一组表现改革开放生活的连续性镜头。他在这些作品中,既不回避我们在体制上的弊端,又注重表现我们在制度上的优越,对中国,对外国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表现出艺术上的胆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0.
丁玲早期创作的《韦护》是继《莎菲女士的日子》后又一篇以描写青年男女恋爱为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描写了青年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以韦护的出走而无疾而终。这对曾经甜蜜美好令人艳羡的青年男女为何从牵手最终走向分手,既往研究一般将原因归结为革命战胜爱情,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从男主人公自身二元思想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导致这份感情中途夭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