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394篇
科学研究   16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2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s access and reliance on technology continue to increase, so does the use of computerized testing for admissions, licensure/certific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exams. Nonetheless, full computer‐based test (CBT) implementation can be difficult due to limited resources. As a result, some testing programs offer both CBT and paper‐based test (PBT) administration formats. In such situations, evidence that score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formats are comparable must be gathered. In this study, we illustrate how contemporary statistical method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evidence regarding the comparability of CBT and PBT scores at the total test score and item levels. Specifically, we looked at the invariance of test structure and item functioning across test administration mode across subgroups of students defined by SES and sex. Multiple replications of both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Rasch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invariance at the factorial and item levels. Results revealed a unidimensional construct with moderate statistical support for strong factorial‐level invariance across SES subgroups, and moderate support of invariance across sex. Issues involved in applying these analyses to future evaluations of the comparability of scores from different versions of a tes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在训练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时、客观地运用有效的检测手段诊断、掌握运动员所处状态的基本信息,对于顺利组织和有效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模糊集合理论针对训练过程建立了检验系统。基本实现了对训练状态进行量化诊断,从而为训练过程量化控制提供了直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在高校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积分总评"考核新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转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4.
对1990~1993年全国业体校乒乓球赛的男运动员127名、女运动员118名的身体素质数据,先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又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有效的回归模型,并结合专家调查,选定了60m、跳绳、绕台跑、移步换球和扣球击远等5项身体素质测验指标,再采用“秩和法”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可为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5.
赛艇可视化多功能智能测试训练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一种赛艇可视化训练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作阻力源,以正确地模拟桨叶在水中划动时的阻力特性,利用微机进行采集以测试赛艇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力学指标,利用图形软件来显示模拟赛艇在水中的运动情况,构成一整套赛艇模拟测试的可视化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训练,还可以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赛艇技术动作,以评价和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一个能进行测试、比赛、训练、分析评估的智能化的赛艇可视化测试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86.
结合身体形态指标对体育终结成绩的回归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中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校一般仅仅根据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终结考核成绩来进行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公平的。笔者采用回归评价的方法将终结成绩与身体形态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以便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8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浙西地区2所高校03级28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3年的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主要结论: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体质达标率熏特别是大三取消体育课后,大学生体质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和体质下降等明显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模式和大学生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等熏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88.
文章主要在问卷调查和对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双语培训中HSK成绩与相关的学习策略多角度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这项培训工作改进的建议,为有的放矢地解决培训中的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Speededness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time limits on a standardized test do not allow substantial numbers of examinees to fully consider all test items. When tests are not intended to measure speed of responding, speededness introduces a severe threat to the validity of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test score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test speededness, its potential threats to validity, and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speededness. We argue that mor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is issue and that more research must be done to set appropriate time limits on power tests so that speed of responding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construct measured.  相似文献   
90.
选取体育专业足球队学生(专业组)、非体育专业不运动学生(对照组)和体育锻炼持续一年以上的学生(锻炼组)为实验对象,采用德国h/p/cosmos跑台和美国MAX-Ⅱ心肺测试系统等设备测定其在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各指标及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专业组和锻炼组达到乳酸阈时的跑速、血乳酸浓度高于对照组;乳酸闽和最大吸氧量(VO2max)时的摄氧量(VO2)、氧脉搏(O2P)、每分通气量(VE)、跑速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