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12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思想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民族团结思想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从创新发展模式的内涵入手,阐述科学发展观与创新发展模式的关系,从统筹兼顾的角度提出我国要走跨越式发展模式的道路,对于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论。  相似文献   
53.
论科学发展观的审美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应答,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美、崇高美、和谐美、逻辑美、简洁美、现实美。  相似文献   
54.
古人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智慧,论证了“天人合一”的精美命题,但却被现代盲目的“工业文明”和恶性膨胀的“数字政绩”一再否定。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而大规模吞噬资源,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的危机。科学发展观完善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实现了对“天人合一”的“扬弃”和“复归”,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上树起了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5.
科学发展观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新维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立足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和归宿。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统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就在于它能够以人为立论基础、以丰富人的属性为要求,因而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新维度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的新维度.以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6.
京族是一个以海洋经济活动为特色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渊源,其饮食明显地体现出越南越人(京族)稻作文明的烙印。通过对居住在中国北部湾畔的京族这一海洋民族饮食的考察,发现京族饮食既具有汉族等农业民族饮食文化的共性,又不乏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其饮食受地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经济与文化互动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
国内关于文化线路的研究进展,已经深入到文化线路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的层面,按照文化线路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指导理念,分析丝绸之路新疆段中道上的库车-新和段在文化资源开发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8.
对于立德树人,主要讨论立德树人的内涵、实现途径与机制、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立德树人等问题,并对立德树人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从现有研究看,研究态度有待端正、研究工作过于分散、理论研究力量单薄、实践探索需要做实、研究成效明显不足是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扎根立德树人的三大基础研究、建构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推进整体研究、聚合研究力量协同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国内民族教育心理的发展情况,在知网中检索近20年中发表的有关民族教育心理的文献,使用CiteSpace文献信息挖掘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机构及作者发文量统计、关键词聚类、爆发词分析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直观、清晰地探究民族教育心理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历程。总体而言,当前关于民族教育心理的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西北与西南地区各高校为主要研究力量;当下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等方面;近年来研究内容由现状调查向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转变。未来研究的走向主要体现在应关注民族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内在机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院校合作;探索基于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心理,注重国外研究的经验借鉴。目前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等特征,未来研究应强化研究方法规范性,研究对象丰富化,及研究范式的转型,推动我国民族教育心理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
王阳明中年被贬谪贵州,由此开始对少数民族与土司治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夷夏平等”的民族观。王阳明将此民族观运用于当时贵州重大事件的处理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贵州经验”,对贵州产生了良好影响。王阳明“夷夏平等”民族观和“贵州经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