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认同场景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认同有一些得以延续传承,也有一些发生解构与重构。以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为个案,在"湖广填四川"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客家文化既有认同又发生变迁,传统客家文化应在当代语境下作适当转换,客家文化等优秀精神资源应加以坚守与传承。  相似文献   
32.
研究客家民间文学有多学科的研究路径,法学更多地关注生活秩序的稳定,民俗学非常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形态。客家传统社会中,对矛盾纠纷的化解、分家析产等人生重大事件的转换,客家民众形成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产生了区域性的民事法律习惯,同时在民间文学中特别是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文本中,不断强化仁德、善良、协作、报恩、团圆等观念,使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预防冲突、化解纠纷、友睦相处的心理期待与行为准则,客家社区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秩序中运行。  相似文献   
33.
广西贺州客家山歌剧创建发展之路充满艰辛,它至今能成长为广西独具特色的一朵艺术奇葩,也是广西为数不多的一份地方文化遗产,其过程充满传奇色彩。目前,该剧目在连年获奖的炫目光环下,正陷于前行困难、后继乏力的重重困境之中,生存现状及其未来走向令人堪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亮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美好前程;桂台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的设立,为广西贺州客家山歌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34.
客家文化研究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客家文化研究中要把握正确的价值选择 ,要用全新视角来审视客家文化 ;要以客家民系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 ,采取“扬弃”的态度 ,弃除陈腐 ,积累并更新民族性内核。我们的价值选择是 :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代世界 ,凡是有助于将国家民族引向光明的事物 ,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并使之成为迈向新征途的力量源泉 ;至于那些颓废倒退的事物 ,应该让它们和逝去的岁月一同逝去  相似文献   
35.
关于客家人文特质的形成,是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书,考察了赣南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并且认为,客家人所具有的诸如显著的流移性、强烈的宗族观念、浓厚的迷信习俗等人文特质的形成,与赣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近现代是客家人走向世界并形成世界性民系的重要时期,近代时期客家人“过番”的原因主要源于内部生产力贫乏带来的经济压力,“过番”成为时人公认的最佳谋生途径,客家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对近代时期客家人“过番”有直接的决定性意义,工商业发展、客家人的家庭血缘观念、客家的生活习俗以及客家女性的持家方式等都与客家人的“过番”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7.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学者从事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的早期阶段。他们从探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及力量来源问题起步,进而肯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的“民族革命”,再进而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体力量客家人置于人类学研究视野之内予以探究,既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又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以及汉族客家民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客家人生活方式的演变对近现代时期客家人的“过番”①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强烈的宗族血缘观念导致了客家华侨移民南洋的规模越来越大,也决定了他们出洋的方式;务实经世观念使“性喜读书”的客家人不拘泥于“仕途”而能趋利出洋;经济价值观念的演变则使客家华侨和侨眷的经济生活普遍较优,并成为推动客家人“过番”的重要因素;客家女性的持家方式也让客家男人放心“过番”。  相似文献   
39.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化伴随着粤闽客家人的迁台而由粤闽原乡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得到承传,也发生相当的变迁。本着重从衣食住习俗、宗教信仰、艺形式和族群性格等方面,论述客家化在台湾顽强承传的情况。  相似文献   
4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广东省客家人主要居住地区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该地区学校的整体场地设施、器材以及在体育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场地设施不够齐全;器材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也体现出了学校体育与客家体育结合不够深入,学校体育改革的力度不够等问题。有必要将学校体育与客家体育充分地有机结合,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