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undamental beliefs regarding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nflict style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88 graduate students from 31 different countries residing in the U.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 to conflict style preferences may not be valid. Preference for using five conflict styles were measured: avoiding, obliging, integrating, compromising, and dominating. The integrating style is generally the most preferred; obliging and avoiding are next, followed by compromising and dominating. Avoiding is preferred by individualists rather than by collectivists. Individualists do not differ from collectivists in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 dominating conflict style. We also found that collectivists prefer compromising and integrating more than individualists do, whereas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had no significant linear effect on preference for the obliging style. Conflict styles are highly multidimensional for both individualists and collectivists. Even though the five conflict styles can be subsumed under four types, the items measuring the five styles cannot be generated from any two-dimensional typology. Finally, the meaning of four of the five styles is different for individualists and collectivists: Dominating is the only style interpreted similarly by both groups.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变革的本质是一种深层的价值秩序的位移和重构,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过度张扬的个体主体性和现代性的缺陷和异化造成了个人主义的极端化与社会价值理想失落的矛盾。马克思是最早系统而深刻地批判现代性的思想家之一,反思现代性境遇中价值观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基石和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导向,是时代提出的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型,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九十年代,新写实主义的日常叙事和个人化的躯体写作,占据女性文学的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西方企业走进来,都要考虑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选择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的典型代表--中国与美国为研究背景,以市场和消费者视角为切入点,具体从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角度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下品牌延伸命名的差异与人的命名的差异结果一致,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爱突出母品牌和家族关联式命名策略,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好突出子品牌和独立个性式命名策略。本研究开创性地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偏好,为企业在跨文化市场上合理应用品牌延伸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卢梭著作的阐释者总是从"矛盾性"或"统一性"的视角展开对卢梭思想的整体研究。强调卢梭思想"矛盾性"的学者,认为卢梭思想的"矛盾"体现在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突变"、"对立"和"渐进发展"等三种形态中;而强调卢梭思想"统一性"的学者则在"人的自然善"、"理性的自然(即良心)"和卢梭自己内心的"真实存在"中找到这种"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了其自由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有其独特这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或者说是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主义,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本文着重讨论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理论及他对唯理论个人主义的批驳,并分析了他对理性的理解与批判,试图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哈耶克的理论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营销能否创新,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优质的产品和优秀的服务是企业在市场上立脚的根本,而个性化的优秀企业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成为消费识别企业和产品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美国这两个民族皆以自己的文化为背景,形成独特的文化模式,即中国是宗族主义中心和相互依赖的取向,美国是个人主义中心和自我依赖的取向。这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模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民俗根源,即中国拥有复杂平稳的伦理观念:儒道佛三家合一以及自我释怀的集体主义;美国则拥有单一开放的人生哲学:基督教一神教以及张扬个性的孤军奋战。民族文化及其模式具有差异性,但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20.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人主义,而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所造成的。祥子置身于漠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文化中,致使祥子追求个人独立的理想缺乏现实的社会环境。当祥子把自身独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体上时,作为个体独立表征的身体和作为实现理想工具的身体之间必然处在一种分裂状态,因而祥子的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