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教育   3625篇
科学研究   69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28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繁荣社会生活面貌,充分显示了画家张择端的高超技艺。  相似文献   
992.
A part of the heavy metals in estuary and coastal zone occurs naturally in the environment; the other part is due to human activity; so the directly measured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 does not automatically indicate anthropogenic enrichment. Fe2O3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s conservative tracer to distinguish natural components from anthropogenic components of heavy metal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Zhujiang estuary. Compared with clay and Al2O3, Fe2O3 is more suitable as reference element. The final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zones in the Zhujiang estuary were seriously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One nearby the Humen mouth; the other around the west coast of the estuary.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dicates that Zn, Ni and Cu have wider contaminating areas than TiO2, V and Cr in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993.
元后期淮北自然灾害多发,包括水灾、旱灾、蝗灾等,尤其是黄河长期夺淮入海,使淮北原本良好的水系遭致严重破坏,使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加剧,为白莲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条件,导致刘福通红巾起义的爆发。战乱使淮北人口稀少,又引发了明初的大移民。这一系列社会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成因关系。可以说,元明之际是淮北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994.
李益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近20年来李益研究逐渐深入。学界在李益生平事迹的考证、诗集的整理、作品真伪考辨以及李益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李益研究也存在着考证结论缺乏确凿证据,部分研究建立在前人颇多瑕疵的结论之上,选题立论及论述单一重复,部分领域无人涉及等问题。李益研究拥有广阔的前景,有待于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995.
李劼人历史小说与巴蜀文化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劼人的历史小说既是继承巴蜀文化传统的结果,同时又是对现代巴蜀文化的重要贡献;无论是其历史内容的极大真实,还是准确展示西蜀古都的地域特色、极富表现力地运用四川方言,以及“摆龙门阵”叙事方式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都是这种贡献的具体证明。  相似文献   
996.
李贺诗歌中的画意浪漫气息太重,形象太奇特,色彩太浓烈,视境鲜明突出,不合传统的和谐、蕴籍、雅美,而是凄艳、浓烈,以天花乱坠般的意象给人以强烈印象。这正是动画的属性或特点。  相似文献   
997.
鲁迅与李斯     
在文学观照层面上,鲁迅对李斯文章的"文采"表示认同;在自我观照层面上,鲁迅对其抱有生命价值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赞同.由于鲁迅与李斯都受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其创作在艺术上有着理性思维与逻辑力量的特点,并且都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段增强表现力.同时,在创作心理上,二人都能够切近接受者的心理,实现他们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998.
张俊  孙超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02-105
李白诗境堪称古典诗歌意境的典型,它包孕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主客融一”的表现特征和“时空虚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从李辛白大力反对旧文学,努力提倡新文学,致力推广白话文;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积极投身改造中国社会运动大潮,支持、讴歌"五四"运动,传播进步文化等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李辛白也由此完成了从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到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民主志士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00.
楚人祭河考     
楚人祭祀不在其境内的黄河之神河伯,与“祭不越望”的祭祀原则矛盾。然考其源流,楚族先祖源出于黄河之源昆仑,后辗转迁徙于黄河中下游达九辈近三百年,祭河乃其份内之举,至熊绎始离开黄河流域而南迁汉水,但其俗遗存。《河伯》经屈原润饰而重现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