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389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4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李攀龙为后七子之首,标举复古旗帜,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人简倨、正直、爱国。其诗雄浑峻洁、沉著意真、规模典范;具有高蹈的爱国情怀,浓烈的美刺精神和孤傲的人生态度。他在明清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2.
文章梳理李芳馥在文华图书科、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求学经历,在国立北平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沪江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的工作履历,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兼任教职的经过。李芳馥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3.
晚唐李涪深谙礼制并拥有"周礼库"之美誉,《刊误》便是其针对当时礼制沦丧所著之书。文章对李涪生平事迹与《刊误》一书版本进行考释,分析其史料价值,认为此书不仅史源近真、反映现实,又能补史之阙,是如今学界研究唐代礼制及社会习俗不可多得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64.
柴学智 《兰台世界》2020,(2):135-138
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唐朝内乱之机入寇唐王朝边境,掠西北、西南边地数十城,陷河陇,成唐王朝后期的最大边患。在唐蕃对峙时期发生的维州事件,作为牛李两党在边疆对外问题态度上显著分歧的重要表现,唐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维州在唐蕃对峙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唐王朝西北、西南边地形势的变化,唐王朝纳降维州,可以达到震慑吐蕃,使吐蕃遭受前后夹击,从而扭转唐蕃对峙局势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郴州本土作家郦晴的《随风而逝》,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强烈的女性意味,厚重的乡土气息,风格雅致,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66.
李商隐作为晚唐大家,无题诗是他独创的抒情诗体,文章以李商隐无题诗歌审美意象中的心象融铸物象的凄美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朦胧作为研究李商隐无题诗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力求一个深入的解析,为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广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作为科学批评范式的"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学批评观的一大特色,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心话语。"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种情感体验模型;二是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三是艺术造型。"感情的型"是好文艺的标准,但其理论阐述也有不足之处,必须批判性继承与运用。  相似文献   
68.
古典的法则与明晰诗意的生成——读李少君《草根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君的诗歌写作在处理与传统的关系上,自觉地遵从属于“诗教”传统的古典法则,这种古典法则是对三重时间结构的想象与依托来构建的,同时这一法则也建构了一种明晰的诗意。  相似文献   
69.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0.
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读《李十三十大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关中方言的研究材料相对较少,学者或直接从唐宋西北方音下推今关中方言,或以今关中方言直接上接唐宋西北方音。明清时期关中方言的特征大都是缺失的一环。戏曲语言对研究汉语方言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碗碗腔剧作家李十三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着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是研究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