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33篇
教育   2050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2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事求是、务实管用、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指引我们党高擎理论创新的大旗,继承和发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2.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的时代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并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通知》(中发〔1982〕1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9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3号)三个文件。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并将全面贯彻这一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内容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4.
在国内,不乏看见、听见对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无休止争论,文章拟以对争论中"左倾"观点进行简单归纳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为框架,说明这种争论所流露出的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逻辑的"非此即彼"的立场及其根深蒂固的非历史的、非实践性的"本质主义"倾向,渗透着一种狭隘的、缺少包容的世界观,这无论是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还是对"和谐世界"理念的贯彻落实都没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中,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主要目的和要求,而绪论内容是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基于二者不同地位和功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完成绪论教学任务需要突出对绪论内容的疑难点述解,而具体的疑难点述解是以总体上把握为指向的,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广义上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理论体系和相互关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演进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四个特征"等。在述解具体疑难点过程中,所述解的内容存在着交叉和贯通,并都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其指向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通过这一展开,更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6.
在后现代性的视野中思考马克思哲学,不仅仅使思考这一哲学的背景发生了置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作为现代哲学家,在现代性这一时代性、历史性的课题面前的独特批判视角所呈现的后现代意蕴引起了人们的再度思考。文章试图通过马克思哲学后现代意蕴中"经线"和"纬线"两方面的挖掘来揭示其哲学中曾被人们忽略,而又契合着当代社会问题,并展现其思想精华的部分,以期捕捉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流传,主要借助于其撰写的经典文本作为传播载体。《共产党宣言》文本所呈现出的文本主题、逻辑结构、理论主线、运动主体与实践主调足以证明,其生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文本质量。但还有赖于外在的因素。根据具体实践的发展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出一种新的“中国特色”理论来指导解决现实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8.
马克思主义审视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视角是实践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对风险社会的现实拷问和理论攀升,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开的。透视马克思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9.
必须科学把握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与要求,科学总结新时期影响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总结、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根本举措;研究解决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0.
人是社会的主体,但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全面阐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实践创新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