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1篇
教育   664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桃花扇》的故事情节以史为据,但作者孔尚任并不是单纯记录历史,而是把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完美结合: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以史鉴今,使这部剧作成为历史剧的典范,明清传奇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2.
三国时期的吴蜀夷陵之战是罗贯中笔下“三大战役”之一,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上堪称经典之战,在文学描写上亦堪称经典之笔。作者通过虚夸战争规模、改造战争性质、层层设置波澜等手段,大大增强了夷陵之战的传奇色彩,充分显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精妙的虚构艺术。  相似文献   
103.
《弗兰肯斯坦》不仅是一部构思精巧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包含着深刻哲学意义的作品。围绕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的关系这个哲学主题,作者玛丽·雪莱抒发了自己对上帝和科学的困惑情感,表现了科学理性对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冲击。从哲学的意义上审视该作品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人物个性以及该作品在科幻文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4.
近代小说作为介于中国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的过渡性环节,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意蕴,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新的结构形式、新的表现手法等近代特征.小说的艺术问题,晚清已经触及,近代对小说艺术问题的关注和阐释,集中在主题、小说创作中的审美虚构、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小说的语言艺术、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功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5.
梁鸿是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具有典型的非虚构特征。"梁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现实的直接表征,也寄寓着作者对乡土中国社会病症的深层思考。乡民通过"扯秧子"的基本方式进入城市谋生,身份迷失和精神痛苦成为他们永远难以抹掉的印记。"纪实"和"虚构"作为一种"矛盾共同体",已经有效融入梁鸿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过程中,其利弊得失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6.
Many educators in adult, commun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are concerned with fostering reflective learning amongst their stud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considers how engaging with fiction may be an innovative pedagogical approach to support critic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Drawing upon interviews with fiction writers, ways in which critical reflection may be encouraged in connection to reading and writing fiction are taken up by exploring three different thematic areas that relate to a Habermasian framework of knowledge constitutive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ese different areas can be categorised as (a) technical-rational, (b) humanistic and (c) critical or emancipatory. The first of these considers critical reflection as a way to develop technical capacities as a creative writer. The next section takes up a humanistic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personal growth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The third area of discussion considers a deeper critical or emancipatory framework of learning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on which may lead to social chang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the value of arts-informed adult education approaches, such as those related to fiction writing,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reflection amongst adult learners.  相似文献   
107.
苏童的小说《碧奴》以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作为小说基本框架,利用两种不同的叙事层次将故事再造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本,创造了另一种讲述童话的可能。本文从叙事学中的虚构模式及叙事层次理论角度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这两方面的融合如何将简单的寻夫故事解构成为更富有深度的社会批判作品,从而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作为英国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呼啸山庄》长期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和追捧。可令人惊异的是,刚出版时它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漠视和指责。本文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批评的主要准则,分析《呼》与这些准则的不符之处,揭示出其最初滑铁卢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9.
从三个方面剖析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艺术,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艺术及其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杰出的现代派小说家,安德森把创作视线逐步从外部的客观世界转向内部的精神世界。他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小说艺术,为美国现代小说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文献研究发生许多新的变化,这既意味着更多更大成就的取得,比如出现一些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成果,研究视野更开阔,探讨更为深入,出现一些学科新增长点,等等,但同时也意味着困境和挑战,毕竟随着研究的进展,取得新突破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如何突破瓶颈,使小说文献研究走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研究者们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