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08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通过矛盾分析法、世界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为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奠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亚里斯多德的简单生平及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他的成就与局限。从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偏见中正视其正确的东西,供教学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3.
生而具有精美要眇之情感者,多具有诗人之质,自能与诗词相悦以解,而这种灵思美感,如若再加以深厚之修养,施于为人及治学方面,将更有卓异之造诣,能使作品达到关与善的和谐统一,这是士大夫词家的“词心”所在。而这类词家的创作,对于词的发展以及在由词向曲的文体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历来评诗词的重点,往往多集中在感性诗人的身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具有理性品位的士大夫词家作品,来领略理性智慧带给抒情文学的艺术魅力,同时试图探讨这一因素对于日后词的发展以及由词向曲的文体演进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4.
注意到古罗马的晚期斯多亚哲学著作近年在中国的流行,文章认为其原因是斯多亚哲学本身和中国文化有相通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伦理哲学、治疗性哲学、快乐哲学的特点,满足了2008年大灾大难后的中国对心理重建的需要.面对金融海啸,斯多亚哲学也是心理抗灾的良药.阅读疗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对斯多亚哲学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对信息的产生和分级的理解入手,提出信息双元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并在对信息双元价值合理性发现论述的基础上对档案双元价值的产生、认识、发展进行信息哲学意义上的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86.
美国高校的“中国哲学史”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哲学”外延宽广,重课前阅读、分组讨论、论文写作、平日成绩,讲求实效。这给中国大陆高校“中国哲学史”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追求实用,增进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重视原著,直面原汁原味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87.
论职业教育学的“实践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之一是传授的知识不同,前者以传授实践知识、隐性知识为主,后者以传授科学知识、显性知识为主,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学科。  相似文献   
88.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经验的存在和价值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从他的话里可以揭示出三个问题:其一,历史经验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中得到任何教训;其二,即使有历史经验教训,人们也有拒绝的自由;其三,在古今变易中究竟有无相同或相通的经验教训。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黑氏所说乃是悖论(paradox)。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对于历史教训之取舍,人们有自己的选择自由,可是对这一自由的选择结果,就不再有选择的自由了。而且,选择的历史前提条件也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从拒绝接受历史教训而失败的例证,人们可以证明历史教训是存在而且起作用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而已。关于问题三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既然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它就必然离不开它所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就必然具有历史性。人类既然生存于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满足于具有历史性的历史经验教训。不过,历史的"变"之中也有其"常",历史流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常"在不同层次上并不相同,总之,只要在某个层次上有关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相应的经验教训就是有效的。关于第二方面。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以镜为鉴(就是镜),看到的是自己,而以史为鉴(镜),看到的却是它者,历史如何能够为镜?其二,"鉴"字源于"监"字,监的本义是人从器皿的静水中照见自己,而历史则是长江大河,江河流水如何可以为镜?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我们通过作为中介的镜子里所见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象,它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的它者、反映了自己相貌本质的它者。自我的认识实际上是必须经过作为它者的中介的反映(reflexion)才能实现的。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需要或意向决定不同中介的选择,例如,欲知自己的形象可选用镜子,如须知道肺部健康情况可选用X射线照相,欲知自己的历史处境与前程则须选用历史书等。因此,对于"以史为鉴"这种隐喻的意义的深入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逻辑分析的。  相似文献   
89.
设计哲学的性质、视野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作为一种发源于或基于生产劳动的广义的创造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和能力一样,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及其内在机制之一。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主义和先验的道德主义,使得哲学基本上丧失对这一基本人类活动领域的洞察力,这是哲学的一个严重的疏漏和错误,但这种错漏的根源在于社会历史本身的局限性。在工业社会和高技术时代,设计或广义的创制活动越来越成为工业世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探讨设计和创制活动的机制和社会文化意义,不仅可以恢复哲学应有的宽阔视野和文化活力,而且对于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诸多矛盾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models and pictures of learning can become dogmatic and disguise other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With reference to a passage from St. Paul, I give a sense of the dogmatic teleology that underpins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about learning. The Pauline assumption is exemplified through a variety of models of learning as conceptualised by Israel Scheffler. In order to show how the Paulinian dogmatism can give rise to radically different pictures of learning, the article turns to St. Augustine’s and Robert Brandom’s exam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o general strands in scholarship on moral education. Dewey’s view of childhood immaturity and the problem of adult maturity are used as first attempt at a counter picture to the idea that learning must have an end. The article takes Dewey’s idea further by suggesting how the Zen-Buddhist idea of killing the Buddha and Wittgenstein’s method of destroying pictures work on the dogmatic focus on uses of ‘learning’ that assume ends.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ree possible uses of ‘learning’—learning from wonder, intransitive learning and passionate learning—that do not assume that learning has or must have a teleological 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