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555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遗传学的早期发展之回顾(一)*——从孟德尔实验到孟德尔定律的真正确立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621000)●冯永康在遗传学的早期发展史上,孟德尔(G.Mendel,1822~1884)、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贝特森(W.B...  相似文献   
972.
This study measu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on in the Polish (n = 350) and US (n = 379) IT industries. Conceptually,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sources of tacit knowledge development by individuals. That is, the study examines how “learning by doing” and “learning by interaction” lead to a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and, as a consequence, to support process and product/service innovation. This study empirically demonstrates that tacit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awareness and sharing) significantly mediate between tacit knowledge experimentation and socialization (acquisition) and its final combination (knowledge in action). While such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lready exist, they have not yet been empirically explained and revealed in a single structural model. Further, this empirical approach enabled a demonstration that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tacit knowledge may occur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with equal success. Even so, the study also showed conscious tacit knowledge’s greater impact on innovation. Therefore, an organizational effort to manage autonomous, informal, and strongly contextual tacit knowledge is worthwhile and creates the capacity for superi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Finally, this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national context influences tacit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the US, “learning by doing” is dominant, whereas in Poland, “learning by intera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re more common. This might be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risk acceptance that could be studied in more detail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73.
企业界面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郭斌 《科研管理》1999,20(5):73-79
界面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和绩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企业间界面、企业内职能间界面和企业职能内亚界面三个层次对界面问题的产生原因、界面的信息过程、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探讨。最后,本文指出了企业界面过程存在的规模差异性  相似文献   
974.
土壤侵蚀过程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在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上,综述了我们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皇甫川流域和陕西安塞大南沟流域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探讨人类活动(主要是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平) 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理及过程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将致力于阐述这样一种哲学努力:它意在沿着库恩所提示的历史的科学哲学方向,直面发现的与境,重构科学发现的概念框架,它承认"观察渗透理论",但却并不由此走向相对主义,而坚持以理性的方式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1)在理解科学发现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构作过程时,引入元科学理论概念。元科学理论是指在自然哲学或科学的学科或学科分支领域上、在长时段意义上对科学探索实践起组织和引导作用的种种形而上学学说,具体地说,是指科学家关于其研究对象的本体论承诺及相关方法论构架。它们往往以成对形式出现于自然哲学或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并在此后科学发展过程中以升级或综合的形式不断丰富、发展。(2)以元科学理论、理论和实验三元互动框架理解科学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强调科学探索的系统性。即使是在理论缺位的情形下,科学实验探索的系统性也并没有因之解体——在元理论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下,科学实验依然保持为彼此关联的、有活力的系统。(3)承认实验陈述在其产生之初以及学术交流过程中是理论负载的或元理论负载的,但坚持认为它们仍然具有跨理论或跨元理论的普遍科学意义——至少,持有不同元理论的科学家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术语重新表述他人的实验陈述,这是因为科学探索的主体是积极行动的主体,因为元理论之间的不相容只是局部的不相容,允许被暂时搁置,也因为实验陈述所描述的外部世界是同一的。(4)在元理论引导下发生的实验的精致化进程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关键,成功的探索过程最终伴随着判决性实验(组)的出现,判决性实验(组)能够提升整个实验系统的认识层次和判决力,使之一致否决过时的理论,肯定新理论。(5)在元理论概念框架下解科学变化的类型和级别。文章对某些重要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分析,以进一步说明元理论概念框架及其编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976.
宋培义  严威 《情报学报》2005,24(1):121-127
动态电子商务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子商务。Web服务是实现动态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本文对Web服务技术和BPEL工作流规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Web服务技术和BPEL工作流规范建立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电子商务工作流系统,并把它应用在电子商务网站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本文还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把公钥基础设施、XML加密和XML数字签名等安全性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77.
我国实习评价制度尚不完善,现行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实习评价存在注重结果考核、实习单位参与度低、评价标准缺乏体系化等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里,重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实习评价考核制度,需要全面转变思想理念,健全实习评价制度体系,关注实习评价全过程,采取多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将全体参与者作为评价对象,明确实习评价的主客体,构建新时代实习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实习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78.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农业知识产权政策既要致力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又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修订全过程。本文,首先对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次对农业政策进行评述,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提出了在“前、中、后”三段嵌入“绿色创新”、“绿色审查”和“绿色推广”的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79.
构建有效合理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借鉴《悉尼协议》的毕业生要求与职业能力的实质等效的要求,以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为2个一级指标,逐层细化分解为9项二级评价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并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建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80.
基于省域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内涵及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要素、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3个方面构建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地区差距较大,且排名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