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385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道是秦汉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地方行政建置,相当于县。文章对近年来秦汉道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主要以学术界关注较多、争议也较多的几个问题为切入点,即关于道制的起源、道制形成的时间、道的数目、道与县的关系。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学者们虽各抒己见,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很多问题仍存在争论,未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2.
鹤壁方言中的副词“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壁方言中的"光"用在动词性成分前时表示"老、总"或者"必然、还会",用在名词性成分前时表示"全、都"。"光"还可以表达过去、现在或将来三种时体,而且根据其时体和言者的立场",光"还可以带有赞赏羡慕、不满担忧、吃惊等多种感情色彩。我们结合"光"的语法化和主观性来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以真实的英语口语语料为基础,通过对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的英语录音材料的韵律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对大学生英语朗读中的韵律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的英语韵律的异同,试图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韵律研究的进展,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4.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5.
关中方言(以西安话为代表)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叠现象,但与普通话中的重叠又存在着急一定的差异,在语法功能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6.
参照胡适日后公开的留学日记、私人书信等材料,是重新回溯到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胡适尝试白话诗的原始材料与他后来的文学史叙述这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与参差之处,置身其中不难发现从打油诗到白话诗这一命名转型的轨迹,白话新诗的发生与方言入诗的内在关联也由此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67.
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读《李十三十大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关中方言的研究材料相对较少,学者或直接从唐宋西北方音下推今关中方言,或以今关中方言直接上接唐宋西北方音。明清时期关中方言的特征大都是缺失的一环。戏曲语言对研究汉语方言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碗碗腔剧作家李十三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着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是研究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8.
普通话中的轻声是一种变调情况。它由于读得轻而短,所以就失去了原先的调子。语音学家研究得出普通话中的轻声由于前面字的声调不同,后边轻声的音高也有所区别。从西安方言具体的语音图谱中观察分析得出:普通话四声后的轻声在西安方言中音高也有所区别,大概排列的顺序为:阳平(35-24)——高;阴平(55-21)——中;去声(51-55)——半低;上声(214-53)——低。  相似文献   
69.
歙县北乡话方言本字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北方言隶属于徽语区,对其本字考证对于徽语其它方言点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了解决方言调查中,特别是整理方言同音字表时出现的有音无字的这一问题,通过参考有关工具书,主要是《广韵》、《集韵》以及其它方言的本字考证释例,并对已经考证的本字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古今语音的对应变化规律。还可以佐证文字发展的总体趋势——简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0.
董海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189+191-189,191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媒介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当前媒介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媒介凭借社会与大众思想的多元与开放,展开了一场慢慢渗透的影响。电视节目在此也开始百花齐放,花样百出。方言电视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也就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多元化媒介环境中的方言电视的讨论。从其方言电视的传播者,接受者以及对整个媒介生态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