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13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黄家二岔流域为例,分析该区的景观格局,选取斑块大小、斑块破碎度、等高连通度、顺坡连通度和斑块相对位置指数5个指标对景观格局进行量化,再结合地形,将该流域分为阴坡和阳坡分别计算它们的景观格局,并分析它们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最后得到,黄家二岔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人工草地,其中阳坡以人工草地为主,其斑块较完整,等高连通度大,斑块排列顺序也利于保持水土;而阴坡以耕地为主,斑块完整,顺坡连通度大,斑块排列顺序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阳坡景观格局利于保持水土,而阴坡景观格局利于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72.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文化是藏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人们长期的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人们与高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物,也是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宗教和民族审美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73.
民国时期云南高原的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对水利开发有着迫切的要求。通过调整水利机构,颁布和修订水利政策,拓宽水利筹资渠道,应用近代先进水利技术,云南高原在水力发电、机械排灌、较大水库、河渠疏浚、自来水供应等方面有较大进步。水利开发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状态和功能,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而且缓解了云南高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灾难。但是,水利开发又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只有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水利开发才能真正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正>Birch(Betula)trees and fores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much of the temperate and boreal zon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Despite being an 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genus,it is not well studied compared to other genera like Pinus,Picea,Larix,Juniperus,Quercus,or Fagus.Prof.LIANG Eryuan and his colleagues from the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相似文献   
75.
青藏高原年楚河1961年至2000年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藏高原河流年楚河1961年-2000年天然径流量资料,选用Mann-Kendal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年楚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6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65%,最大月径流量占全年24.56%;在1961年-2000年中,年楚河径流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在1985年左右径流量发生突变性增加;日喀则和江孜两站5~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最显著,其次10~15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也较为显著,两站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5年和7年,次周期分别为13年和12年。年楚河流域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水增加可能是年楚河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具体尚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6.
西藏玉米生物生产力及其光能利用率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实测资料,对高原玉米田的干物质累积及太阳能利用率特征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高原玉米干物质累积可高达25t/hm2-30t/hm2:其中露地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25t/hm2,地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达30t/hm2,比露地玉米高15%左右;2、地膜玉米鲜重也明显高于露地玉米,最终鲜重可达90t/hm2,比露地玉米高5%左右;3、西藏玉米嘎干物质累积量比内地平原地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高20%-33%;4、高原露地玉米田的最大太阳能利用率出现在灌浆期,可达3.5%,拔节到成熟期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8%;5、高原露地玉米田和高原冬小麦田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没有明显差别;6、从西藏玉米资源开发前景看,在青藏高原海拔3700m以下的广大农牧区,发展地膜籽粒玉米和露地青 玉米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必将对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7.
“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亚洲大河文明的重要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变化引起的水资源连锁效应与下游几十亿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下游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亚洲水塔"下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提高,水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和突出,"亚洲水塔"变化给下游地区水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亚洲水塔"变化改变河源区下泄径流,导致冰湖溃决等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威胁到下游地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分析"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影响及相关研究不足,提出应加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下游流域水资源研究的结合,发展全流域水循环过程综合集成与模拟技术,阐明流域上下游的关联机制与"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78.
刘丽  褚力其  姜志德 《资源科学》2020,42(4):763-775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分组回归法,分析了农户技术认知和风险感知对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技术认知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少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强度均是新生代农户大于老一代农户。②风险感知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等高耕作和沟垄种植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存在代际差异;对新生代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老一代农户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感知在技术认知和采用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老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新一代;在少免耕、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新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老一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等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建议农业技术和政策推广视新老农户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并通过鼓励土地流转为技术采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9.
本文借鉴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解读《白鹿原》 ,依次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作品分析 :小说的意义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显现的 ;小说本身是历史文本性的一种具体体现 ;小说中异己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与化解 ,起到了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青藏地区传统古村镇、古遗址、古民居等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许多藏在深闺中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在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被蚕食和破坏,该地区采用的保护开发模式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由此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破坏和消失的庞大成本,由什么主体来承担?凭什么来拯救青藏地区正在有形无形消失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从青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优化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