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66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2.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提高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兴趣,巧用激励,授以方法,引导学生互改互评,以改促写,让写作成为学生的期待。  相似文献   
43.
宋代以来,人们对欧阳修与王安石第一次会面之赠答诗歌出现误读,认为王氏的答诗表达了对欧的不满。此谬说初见于叶梦得,李壁注王诗时采此说,从而贻误久远。以文本细读和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解读二人赠答诗,于前人之说予以辨正:一是欧阳修赠诗之"吏部"必是指韩愈;二是王安石的答诗决没有抱怨之意。欧诗委婉传达出欲培养王氏为文坛接班人之意,而王之答诗则谦虚表示难担重任。  相似文献   
44.
《河湾》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代表作品,书中描述了一位名叫萨林姆的非洲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只身来到刚独立不久的非洲国家。通过他艰辛的身体和心灵历程,展现了殖民地人民边缘化的生活和殖民地本土文化的缺失,这种缺失使他们成为流浪的灵魂,无根的人,成为映证西方文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45.
本论文运用本文人类学方法,对出版于10多年前的《废都》进行症候式阅读.通过对民俗文化世界、当下生活世界及动物人化世界三个窗口的透视,以期对“此作家”庄之蝶心路历程重新作出解读,并反思包括“彼作家”贾平凹在内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城.  相似文献   
46.
康拉德在《黑暗之心》里虽然揭露了殖民主义对非洲和土著黑人的压迫和剥削,但是非洲在他的笔下是一块危险,神秘,荒芜的土地;非洲人是原始,野蛮,迷信的人群。康拉德的描写符合了西方对非洲的一贯表述,体现了康拉德的欧洲中心主义观念以及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非洲在《黑暗之心》里被东方化,成为欧洲构建自己身份的他者。  相似文献   
47.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48.
发表于《当代》2005年第一期的《桥溪庄》,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描摹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到人类自身面临的灭绝性灾难,从形形色色的性病到男女两性的不孕不育及生活本身的荒谬绝伦。荒诞中的人们努力挣扎,渴望救赎,渴望“诗意地栖居”,所以就有了对文本的另类拷问和诗性解读。  相似文献   
49.
王安忆是一位具有强烈性意识的当代女作家,她的《岗上的世纪》即把男女两性的关系放置在政治语境或者说社会语境和私人或者说存在语境这两种不同的背景之下,并揭示出不同背景之下两性关系的不同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冲突。文章分析了作者的两性观,即两性关系在社会意义上的长期紧张状态和他们在生命存在意义下的和谐交融在历史上共生同存的,因此两性在政治语境中的对立或许可以通过他们在存在语境下的相互依存来消解,而两性在社会现实层面上的和谐关系也可以借此实现。  相似文献   
50.
人们往往在强调票据是无因证券时,忽视了票据的无因性是有限制的,本文通过一个案例的剖析,说明了票据的无因性会受票据基础关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在票据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其他及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