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391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2.
基于指数平滑、多元线性回归、灰色系统等目前常见的预测方法建立超松弛改进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公路旅游客流量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和比较,展示了基于超松弛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公路交通旅游客流量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代“七出”婚姻文化的生动说明。  相似文献   
74.
论述红色体育、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相关概念,深入剖析红色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的内在关联,认为红色体育旅游是集参观、体验、学习和教育为一体的专题性旅游活动,是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互为关联、互为作用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5.
《红楼梦》文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强化了作为两性区分特征的"男子气概"与"女性气质"的概念。采用性别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究贾宝玉的性别危机——男子气概与女性气质的动荡融合,以审视宝玉所面临的性别抉择危机,揭示小说文本对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的传统等级制度的二元对立进行强化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76.
依凭对"高密东北乡"的独特叙事,莫言不仅获得了国内文坛主流作家的崇高地位,也赢得了国际文坛重要作家的充分认同。在葛浩文已译介的20多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近50部作品中,莫言的小说翻译最多。《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标识性小说,其英文版充分表征了葛浩文以"直译式意译"或"异化式归化"为原则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77.
半个世纪以来,红旗渠以其巨大的精神价值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文学创作活动始终伴随着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创作实践亦在随后的岁月里愈加丰富,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深入认识并持续挖掘红旗渠题材的文学价值,把握这一题材创作的变化规律,可以丰富人们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繁荣该领域的文学创作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8.
《红楼梦》是一部"闲"书,大观园里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红楼梦》反映了红楼人物对休闲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展现了他们在休闲实践中的创造性、自由性、健康的游戏心态和高度审美鉴赏能力。对红楼人物进行休闲美学的分析,不仅能深化我们对休闲本质的哲学思考,更对当今的国民休闲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和古维吾尔族的文化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无论在表层语言方面,还是深层次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联想及把握方面,都有一些相似点。但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受制于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体现在比喻辞格中,在喻体选择和喻义理解方面总有交叉的部分。本文主要以维译本《红楼梦》为参照对象,对汉、维比喻中一些常见的喻体和喻义进行梳理比较,以对汉、维设喻的共性和个性作以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80.
该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维度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英译进行分析,探究两个英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为翻译教学中诗歌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以及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