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448篇
科学研究   8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ackground: For the past decade, science educators have been exploring the use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 as contexts for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doing so can support significant learning gains. However, research related to how teachers take up the practice of SSI-based instruction is far more limited, due in part to a lack of tools for use in this kind of research.

Purpos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new classroom observation protocol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SSI-based instructional contexts.

Design and methods: Development of this SSI-Observation Protocol (SSI-OP) took place in four distinct phases: review of existing protocols and SSI-based instruction frameworks, writing and revision of protocol items, initial testing of the draft protocol, and soliciting feedback from SSI experts.

Sample: Following the four stages of SSI-OP development, we progressed to a series of field tests. The field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The first sample was an experienced (10 + years)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 and one of her honors biology classes. The second sample consisted of seven Turkish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PST) participating in a science methods course. The third sample included two Thai PST from a field experience course embedded within 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Results: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protocol addressed five dimensions of SSI-based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focus of instruction, teaching moves, role of teacher, role of students,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Conclusions: The SSI-OP could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ways for research including documentation of current practices, impac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or curricula on teaching practices, and changes in teaching over time. We offer the SSI-OP as a new tool with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at may advanc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cience through SSI.  相似文献   

92.
基于消息传递的远程桌面控制协议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现有消息传递工作模式.针对现有远程控制协议消息传递低效,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出一种新颖的远程控制协议.这种协议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利用现有的技术,弥补了这个不足.  相似文献   
93.
详细阐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两阶段提交协议在UNIX下的实现,并模拟了一个实际的航空售票系统来阐明两阶段提交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SPIN协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对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SPIN-PP作了分析,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工作,经NS2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5.
讨论在多媒体网络发展中迅速崛起的流媒体技术,就应用于教学系统中的流技术分析了其特性、功能、并给出了在教学中的技术实现思路、核心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分析了Linux内核TCP/IP协议栈的实现,给出了Linux网络数据处理流程,探讨了Linux的IP路由。实验表明,在嵌入式系统中利用现有的成果,复用Linux现成的网络代码,获得了对TCP/IP以及其它网络协议栈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开发工作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97.
ModBus作为一种开放式通信协议,愈来愈多地被小型PLC厂家选用,并逐渐成为产品的标准配置之一。首先介绍了汇川H2U系列PLC的ModBus总线通信技术,然后给出了实现H2UPLC与MD320变频器ModBus总线通信的硬件连接、变频器参数设置以及PLC通信程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工程实现容易、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98.
利用VPN技术可以在开放的、不安全的公用通信网络上,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通信隧道,保证数据安全的传输.基于IPsec协议的VPN技术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很好的解决了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必将成为VPN发展的主流方向.以IP安全协议体系IPSec作为基础,通过对VPN安全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基于IPsec构建VPN的解决方案,简要的分析了嵌套式隧道应用方案.最后对VPN网关系统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给出了相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监控系统将温度、感烟和一氧化碳等探测器采集到的环境信号输入到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融合和智能分析,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GSM/GPRS无线通讯实时传递给该室主人进行远程交互,实现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双线性对理论,提出一种两方密钥交换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简单分析。所提出的协议中,用户的公钥利用其身份信息计算,而用户的私钥有私钥生成中心生成,会话密钥由双线性对知识计算出。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协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