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767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2篇
信息传播   5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段玉裁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开创了系统研究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新方法: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探求字的本义;以字的本义为核心,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重建每一个词语的词义系统。而且,段氏已经发现了词义引申规律与人类的思维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了一些词义引申规律的雏形,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系统性与规律性,为后人建立起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元代中期 ,武当山先后有三种文献问世 :《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和《玄天上帝启圣录》。三种文献以不同形式出现 ,却相互补益 ,为后世武当文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3.
辛亥革命时期,激进的革命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清王朝权贵的暗杀活动,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杨毓麟是这一系列革命暗杀活动的最高领导和积极参与,终其一生主张并推行不妥协的激烈抗争的革命方式,但是因为暗示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这就在奠定他革命家地位的同时,也注定了他令人扼腕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书法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大量的艺术家。王羲之是其中的佼佼者。奠定其书坛王者地位的佳作《兰亭序》 是中国书法形式美的典范,也是王羲之人生品格美的写照。  相似文献   
995.
《沧浪诗话》今传"通行本"与"玉屑本"两种版本,其中《诗辩》的文本顺序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就《诗辩》的文本顺序问题提出四点补论:其一,《沧浪诗话》原非"诗话体"著作,《诗辩》当为"辩"体论说文,而《诗人玉屑》作为诗话著作摘录《诗辩》,并不承担保存其原貌的责任;其二,若依"玉屑本",则《诗辩》开篇即蹈袭北宋《潜溪诗眼》旧话;其三,从两个"识"字可以看出被"玉屑本"腰斩为两段的文字原本存在紧密的逻辑承接关系,且"通行本"在行文脉络上更加明晰;其四,论法论品相关文字或为"通行本"编校者据"玉屑本"补入,是以此两段文字依"玉屑本"当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6.
从1983年到2005年,余华已经陆陆续续地发表了几十部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都写到了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兄弟之情。本文拟就《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兄弟》三篇小说,透过作品中"兄弟"这个意象,来剖析余华创作中从早期对暴力死亡的偏爱,到90年代温情的注入,再到新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情、人性之美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韩愈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实行“先王之教” ,崇孔孟而辟佛老 ;主张道统教育 ,宣扬“性三品”说 ;提倡尊师重道 ,主张“学必有师” ;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文化名人余秋雨新作《借我一生》自称为记忆文学。反对虚假倡导真实是作者欲以此书献给其父辈和同代的初衷和向世人的承诺。然而从实际叙写来看,却出现了不少舛误。诸如:神童式的学龄;幼年就开始义务为乡民服务的奇举;自己不屑仕途却接连受命的悖论;冒用伟人经典话语;不能正视前妻与女儿的存在等比普通虚假更加世俗不堪的瑕疵。这其实是难以脱俗之文人劣根性的无意彰显。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对《论语》中的比喻作了穷尽性的归纳与分析,从喻体的选用、比喻的外在形式、内部结构等角度出发,在分类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别的比喻的语言特色、表达效果,认为《论语》中的比喻形式简洁,表意丰富,为后世比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余华小说创作经过了由损父、无父、缺父、失父到亲和父亲再到找到及认同父亲形象的文化体认过程。余华小说创作经历的是一场由颠覆传统再到回归传统的经验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