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432篇
科学研究   116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和移动网络的层层深入早已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改变。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内容、对象、主体还有环境等方面与传统媒体有着不一样的特点,这使得网络艺术也增加了多种形式交叉、多类信息构建、多个领域散播、能对话、个人地位增加和虚拟化等新特陛。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责权利角度论述了媒体责任、权利与规范之间的一般关系。认为职业规范是由职业责任与权利共同决定的,职业责任与职业权利是促使媒体伦理规范形成和发展一个必然的、永恒的基础和动力。本文认为“完成责任必须用好权利,正确地使用权利是第一位的责任”。具体来说,职业权利=职业权力+职业利益。因此,针对媒体权力部分的规范是为了防止媒体职业权力的异化,对媒体利益的规范是用以保证媒体及记者收益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73.
知情权和媒体的代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知情权的界定和媒体代表性的探讨,说明知情权并非媒介所想象的理所当然,而目前媒体的代表性也值得追问,并试图寻求媒体代表公众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随着互联网上博客世界的出现,由博客从事的“自媒体”(we media)信息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报道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两种常见于博客传播中的、由博客展开的基于专业媒体报道的后续报道形式,从一个侧面探究博客传播对新闻报道循环链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我国媒介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茂 《出版科学》2010,18(4):14-20
目前我国媒介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在出现薪酬增长速度快、薪酬结构趋于合理的同时,仍然存在薪酬激励功能不强、薪酬结构欠合理和薪酬激励短期化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我国媒介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探索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评估股权激励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约束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股权激励模式、设计科学的股权激励考核制度,完善股权激励的企业配套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媒体建构论为理论框架,对六家报纸2007年太湖水污染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消息来源、报道主题、风险归因方式及报道立场等方面考察媒体如何报道与呈现相关环境风险。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媒体在消息来源与风险归因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均高度依赖政府信源,存在简单化归因倾向;但在报道主题和报道立场上存在显著差异,当地媒体在政府主导型的报道框架下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宣传逻辑。  相似文献   
77.
刘强  李本乾 《出版科学》2016,24(2):105-108
通过对中美英的国际贸易规模、结构、国际竞争力指标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传媒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超越英美,但竞争优势在缩小;中国传媒类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与英美等国差距巨大;英美传媒产业数据表明传媒产业的服务化已成为国际趋势;美国在核心传媒服务——版税和许可费服务方面专业化程度高,在国际上具有垄断性优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结合新时代对学术期刊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宏观架构设计和有效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明确当前研究的趋势和不足;采用访谈法了解学术期刊四大利益主体的特征、需求及学术期刊媒体融合面临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法明确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与需求,并提出新的媒体融合模式。【结果】 创造性地提出“共媒体云+自媒体库”的互动融合模式,根据学术期刊准产业化运营的整体构想,着眼于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整合学术内容生产的核心环节,联结四大利益主体,通过相辅相成、互动提高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术期刊的共生发展。【结论】 “共媒体云+自媒体库”互动融合打破期刊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传统壁垒,加强两者间的知识共享与互动反馈,突显并强化各自的优势:共媒体云能突显学术期刊的核心业务,兼容多种媒体形态,有利于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媒体库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效互动,拓展稿件来源和传播渠道,从源头上提升学术内容生产水平,实现学术利益共同体的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79.
Based on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from 381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study sought to examine perceptions of Hispanics on televis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 Hispanics portrayals on television are mainly stereotypical and often highlight negative perceptions (e.g., lazy and ill-tempered). Students regarded Hispanics to be hardworking and to prioritize culture. Perceptions of Hispanic men were mainly controlling figures and Hispanic women were mostly caretaking character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levision can affect the way college students view and possibly communicate with Hispanics.  相似文献   
8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videos as potential triggers of behavior. Therefore, we applied the theories of triggers and media richness to learn about the triggering efficiency of mobile marketing videos on participants’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experiment involved three distinct test groups, each comprising 41 student particip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richness theory, we observed tha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videos had quite similar effects in terms of triggering behavioral change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explaining why triggers were present differed for each video. Further,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nsumer's posi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reason for the triggering of any kind of effect. In addition, the instructionally designed videos were able to exert an affective triggering effect: the more participants liked the video, the more it affected their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and recall scores. This study extends the media richness research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effects of media richness can vary within technically similar videos, as they form different logical connections among non-verbal visual cues related to a video's story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