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197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本文综述了我国台湾省数字化学位论文资源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并从用户角度讨论其建设和服务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2.
宋元时期,中国开始在台湾设置政治机构和军事驻防;明代,台澎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海防前沿;清政府在台湾设省之后,台湾有了更快的发展,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民国时期,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收回了对台湾的主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事实,也是早已确定的国际法规范。  相似文献   
73.
The dra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in Taiwan offer a good example of how gender policy in education is facilit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interrelated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forces. Taiwan’s policy on gender education emerg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state, education,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feminist positions in refor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in which reform was proposed, and second, the actions of feminists in making best use of the opportunities thrown up by a co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1980s saw the rise of a ‘new’ state both supposedly and in reality more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In testing out relationships of partnership with the state, feminist activists saw the deregulation of edu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to get women’s issues on the agenda. These reforms were catalysed by a series of social events bringing together supporters in a mood of celebration, protest or mourning specifically in response to particular events. The struggles, contentions, and negotiations that underlay the eventual approval of gender reform in education are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74.
节日是相对于平常之日而言的,台湾传统节日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有一些改变,但在两岸和谐共处的大前提下,从有利于两岸沟通交流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建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节日公共领域,在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及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三个方面注意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同治十三年日本出兵侵台,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福州至台湾之间电报,以通消息。后因沈氏调任两江总督,而未及实施。光绪三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准设立台湾电报,并建成自台湾府城至旗后和安平的两条线路,总长九十五里。这是中国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台湾电报的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甲午战后,台湾割让,李经方据理力争,拒绝了将闽台海底电报线移交给日本的无理要求。此后,中国与日本进行长达数年的交涉,最终迫于形势,不得不将闽台海底电报线让售与日本。  相似文献   
76.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国内外时局新变化,中国共产党主动捐弃前嫌,调整对台政策,以"和平统一"为基调,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为缓和、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做出不懈的努力,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7.
从文化学现象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指出,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要素、精神文化要素和制度文化要素。其中闽台妈祖体育物质文化不仅包括可直接感知的具体物品,还包括妈祖体育的宗教思想和人文意识,它是基础和前提。闽台妈祖体育制度文化是指闽台妈祖信众通过闽台妈祖体育运动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活动方式及其相应的规则,它起协调和保证的作用。闽台妈祖体育精神文化是指受妈祖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决定闽台妈祖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的调查分析以及对闽台武术近年来交流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其功能和影响远远超出武术的范围,不仅加深了两岸民众的情感,也推动了两岸武术文化的发展;是闽台武术进一步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9.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经济较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3个城市28家大中型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既有时代特征又具地域特色的"层级型"、"福利型"、"自治型"、"共建型"、"圈子型"、"营销型"、"带动型"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模式,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闽台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缺少国际知名品牌、科技含量低,体育用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体育用品业人才匮乏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适合闽台体育用品业合作发展的路径,旨在促进海峡西岸体育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