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50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是一对既相似又有差异的实践美学概念。从表层结构加以比较,二都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启蒙美学的重心在于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侧重于探讨“审美的政治化”,而政治美学则致力于探求“政治的审美化”的内在秘密。从深层结构上比较,二更为相似的形式在于,都试图通过欲望、情感、理性、意志、信仰诸方面的激荡化合作用以期达到“自我的实现”。二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往自我实现的路径恰恰是相反的方向。廓清二各自的本质特征对于认识美的规律和美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作品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对国人起到的精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自1988年“重写文学史”讨论开始,对“红色经典”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学术研究的一席重地。论文对“重写文学史”讨论之后的“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研究从角度的变化和方法的多元化做一总体概述(对文革“样板戏”的研究将另文概述),以期对今后“红色经典”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3.
试论竞技体育与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体育美学教育来论述竞技体育中“美”与“丑”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竞技体育美的鉴赏能力,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94.
《金瓶梅》由于其小说艺术创作上开辟和创新的特点而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金瓶梅》打破传统小说只以美(正面人物)为主角、表现作者和时代正面审美理想的写法,而选择丑为主角,刻画出一个丑的世界,并通过对这个世界的否定达到对美的缺失的揭示,丑开始进入审美领域并具有独立的美学地位。这也正是《金瓶梅》的审美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995.
怀疑论美学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疑论美学的基本方法来源于东西方怀疑论哲学的扬弃和改造,它综合和提炼传统哲学的思辨方法并且掺入自己的领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主要十种方法:存疑(Epokhe)、否定(Negation)、悬置(Epoche)、对立(Antitheses)、均等(Isostheneia)、提问(Question)、想象(Imagination)、体验(Erlebnis)、无言(Aphasia)和宁静(Ataraksia)等。这对当今的美学研究开拓新的思维路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思想,而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理念。本文对这一辩证关系的探赜,将会在当下世界多元的语境之中,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997.
荀子“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这一命题在美学史上第一次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概括地揭示了无对象审美的真正原因在于主体的精神修养,正是这种精神修养才导致了审美的内在精神境界的产生。这种精神境界是完全个人的、特殊的、主观精神的,而非普遍的、客观外在的。但这种境界作为审美体验却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儒家的、道家的、还是佛家的修养境界,无不具有这种内在精神创造的美。  相似文献   
998.
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史的眼光对牛顿的自然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及其科学方法论中蕴涵的美学思想,进行剖析和探讨。旨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光扬牛顿的科学美学遗产。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必然对21世纪物理学的走向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湖湘文化的"霸蛮"、"火辣"特征互补结构,有一种灵泛、灵动、灵性的文化基因。表现为船山美学在审美生存态度上的"灵泛适性美";审美观照活动中的"灵动洒脱美";审美意象创造时的"灵性潇湘美"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桥梁建筑美学特征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韵律优美等基本要素方面探讨了桥粱建筑的美学特征;以粱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桥型为例,研究了桥梁美学在结构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