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657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9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却不容乐观。如何在精读课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摆在高校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特点,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各自优势的教学法,以达到在精读课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采用文学批评视角观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定位进行了新的界定。从研究文学批评阅读法的特点入手,探讨教学改革新思路,同时着重就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3.
最近几年,鲁迅先生的做人与作文逐渐成为评论的焦点。从近几年鲁迅研究的书名出发,以鲁迅的"骂人"的真真假假为例,探讨鲁迅的做人与作文之间的矛盾,读者应该正确看待鲁迅研究中真伪现象;鲁迅批评研究应注意兼顾多面的事例,尽可能持平,实事求是,而不应该根据既定结论来筛选和操纵证据,故意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94.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论述了"家园意识"是人们对家园的一种有意识的、热切的关注和表现,它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的源头、立足的根基、情感的凭依、心灵的栖息地眷恋的内心表达。在此视角下解读《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使其形象具有了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指出猪八戒的"家园意识"是在曾经安定而美好的生活和颠沛流离的取经旅途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中形成的。同时指出家园意识的出现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猪八戒的家园意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对圣贤、名著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恰当的原则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一部优秀的书稿,体例要严整,名称与内容要相符。这两点是刘知几审读的重要观点。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审读书稿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克服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互分裂的精神病态和危机,在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互补偿、整合与转化中,创造和谐时代精神,追求心灵健康和人生意义的"自性和自性化过程"。脱离自性和自性化这个核心及其对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沟通与整合作用,望文生义地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解为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核心理念,并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出发去理解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性质、宗旨和意义,是对荣格的误读。克服对荣格理论的这个关键性误读,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荣格原型批判理论再认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7.
中国少儿电视剧是中国电视业的产物,在其诞生之初即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承担起教育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早期的中国少儿电视剧创作很丰富,但与之相关的理论批评却相对滞后,在整个20世纪60-70年代均未出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视业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少儿电视剧创作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潮期,同时,中国少儿电视剧理论批评也伴随着创作开始出现,因此中国少儿电视剧理论批评史的出发点要设置在80年代之后。  相似文献   
98.
虽然“境界”在哲学、美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翻译界对于境界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少见。本文从“境界”范畴的三个基本特点入手,提出了“境界”集鉴赏、批评与创作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说。用于文学翻译鉴赏的“境界”体现了它的直觉感悟性特点,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境界”体现了它的觉解层级性特征,用于文学翻译创作的“境界”体现了它的情感表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
鲁迅和本雅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最理想的翻译问题上所持的观点非常相似:借助外国语言来深化本国语言;主张透明的翻译,反对过度归化。他们持有相似观点并非偶然,然而表面的相似也隐藏着各自理论思想的差异。鲁迅和本雅明生活的历史背景、所持的语言观、翻译观存在差异和相似形,同时也折射出各自眼中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0.
生态批评在中国十年的蓬勃发展,既是文艺研究兴盛使然,亦为日益恶化的环境语境所催生,也因此将文化、自然双重生态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观照。剧烈的社会变迁、古老的自然美学,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交错使得原本舶来的生态批评逐渐具备了成熟的本土化特色,中国生态批评从而成为理论流行并得以重新建构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