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61.
李炘在明治大学留学期间,恰逢日本兴起研究社会法学之风。他通过穗积重远、志田钾太郎和牧野英一等人了解到东西方的社会法学思想。回国后,李炘一边投身于司法界,一边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朝阳大学任教。当时的中国学界对社会法学说虽略有接触,但并无明确认识。李炘通过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朝阳大学的平台,向学界展示了社会法学派的主张。此举不但使学界明确了社会法学派的旨趣、沿革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还使学界产生了对法学发展趋势的新思考。在留学欧美的法律人陆续崛起的环境下,李炘等人的学术成就使留日法政生在中国法学界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62.
宋代徽州人信奉的神灵名目繁多,既囊括了传统佛、道诸神,亦包括名目众多、带有很强地域色彩的英雄人物崇拜和自然神信仰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徽州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百姓祈求神灵保护、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态和愿望。而神灵种类的繁多,又体现了宋代徽州民间信仰的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463.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澳门独特的政治条件和地理位置,从事维新思想的宣传和变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前后,澳门见证了维新派和维新运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464.
稼轩晚年再罢,闲居瓢泉,创作了大量词作。这些词往往以隐逸闲适的面貌出现,与以往相比表面显得平和了些。但稼轩的个性与深层意识都和现实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怨是根本,闲适是无奈,稼轩的情感始终在出世与入世的两极摇摆中痛苦挣扎,既不能忘世,又无法“救世”。把稼轩老来的情感归宿归结为传统道家文化,则不免失之皮相。  相似文献   
465.
国人惯于向西方文论取经。论文则回顾中华传统,用《文心雕龙》的神思、丽辞、比兴、附会等理论,评析今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及美国人马丁·路德·金的讲词《我有一个梦》,以说明古可以为今用、中可以为洋用。《梦》的众多语句,既用比喻,又用对比,《比兴》《丽辞》二篇的理论,最能说明《梦》的修辞特色。文章认为发扬“龙学”的一个途径,是把它的理论用于实际批评。在当代西方大量诘屈聱牙、艰深难懂的文论当道之际,发扬“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6.
刘熙载的论词主张以品格论为核心。品格论可概括为 4个方面 :第一 ,“论词莫先于品” ;第二 ,词品“莫要于有关系” ;第三 ,词品本于人品 ;第四 ,苏、辛词品格最高。品格论密切了词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进一步把词推向了言志抒怀的轨道。它的局限性是 :否定柔情词时表现出来的封建礼教思想和轻视词的艺术特征的观念。  相似文献   
467.
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实业集团的中坚,其发展石平代表了北方近代工业的最高石平。启新洋灰公司运用超经济手段、规模化发展、垄断经营及多方投资策略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恒够产生、发展和壮大,显示出周学熙经营企业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68.
桓谭从古文经的学术立场出发,引申出对谶纬符命之学的思想批判,并以此选择对现实政治的态度。从他与王莽的合作到分裂,以至利用《新论》对王莽进行批判,他在东汉前期对光武帝"天下事以图谶决之"的公然反对,都可以看出他是从古文经立场和对谶纬符命之学的否定出发的,学术立场决定了他的政治个性。在和同时代其他经学大家刘歆、贾逵等人的比较中,桓谭对学术真理的追求和持守,显得特别突出。在皇权专制时代,能不屈服于专制君主的淫威,始终如一地坚守学术立场,是桓谭最可宝贵的品格。  相似文献   
469.
自纪昀、黄侃以来,《总术》义旨即遭遇误释、误读,不明总饰与总结语义区分是主要原因,应予辨正。而重视修饰、反对粗陋,这正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470.
泰戈尔是个丰富的存在,其哲学思想和他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坛上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本仅选取“第一个”向泰戈尔学习的郭沫若与“最善学”泰戈尔的冰心作一比较分析,试图论述他们接受泰戈尔思想的不同向度:前主要是“泛神论”,而后主要是“爱”的哲学,并试图从他们的童年、性格、气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方面找出内在的原由,以求触及这种种复杂性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