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8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472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88篇
信息传播   16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933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82.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跃在扬州的一个流派,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以卖画为生.他们在艺术上都重视个性化的发挥,力求创新.就是这些画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的绘画技法,擅长于以简逸的笔墨来传达物象的精神.他们标新立异、清新狂放的画风,被世人称之为"怪",正是他们的"怪",才体现了他们的"新".文章对"扬州八怪"怪异画风的特点及成因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3.
胡中藻案是乾隆借文字狱的形式打击朋党的一宗大案。乾隆整治的对象实是分别以鄂尔泰、张廷玉为首的两大党派,而试图通过胡中藻案杀一儆百,以进一步加强君权统治。乾隆及查案大臣刻意误读胡中藻诗句含义,并且严查胡中藻的结党行为,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对江西的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胡文彬先生的红学著作向以短小精粹、言之有物、贴近文本、贴近读者见长。其新著《感悟红楼》是这种研究方向的代表。面对目前存在的将《红楼梦》研究泛娱乐化、非文学化、非学术化、神秘化的倾向,我们应该提倡胡先生这种"辅导读物"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一种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精确匹配的图像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的精确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参考图像及待拼接图像中各自的Harris角点点集,并计算出这2个点集间每对点的圆形邻域图像的相关系数;再通过提取各个角点邻域的Hu矩特征,获得了该特征下每对点的相似程度。将不同特征下的相似度进行归一化并融合,构造出2个点集间,每对点的相似度表。在此表的基础上,优化匹配结果,使得匹配点对的总体相似程度高,从而得到精确匹配。由于Hu矩特征具有旋转及尺度不变性,因此提取出的角点特征能够较好地抵抗常见的图像变换。最后,实现了一套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对齐与匹配等诸多模块的图像拼接系统。通过实际操作表明,该方法的图像拼接效率较高,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胡健 《青海师专学报》2011,(6):36-39,43
汉代美学的整体特点在于它的过渡性质,阴阳五行学说将此前的阴阳说与五行说融为一体,提供了一个包括对中国古代艺术影响很大的宇宙观;汉儒的《乐记》、《诗大序》则分别对先秦儒家的音乐与诗歌美学作了总结,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以道制欲”“以理节情”的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87.
胡中藻文字狱案是乾隆前期文人因诗文遭祸的一宗大案,乾隆因此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江西籍官员裘曰修等人也受到牵连.裘曰修曾无意透露胡中藻诗集被查的消息,实际其与胡中藻并无交往,也没有刊刻、传播胡中藻诗集等直接行为.乾隆虽未将裘曰修治罪,但江西的其他涉案官员则遭到了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88.
张蕊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78-81,13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近体诗,而起承转合理论是中国古典律诗写作理论。律诗的各联与起承转合的各个部分分别对应,各联在整首诗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近代一些学者认为起承转合理论同样适用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分析;为考察起承转合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间的关系,从寻找英汉语篇篇章结构中的共性目的出发,首次采用主述位分析的方法对随机挑选的五首十四行诗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取五首中国古典律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较之中国古典律诗,"起承转合"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1-4,5-8,9-12,13-14;(2)1-3,4-8,9-12,13-14;(3)1-5,6-8,9-12,13-14。  相似文献   
89.
Research‐practice partnerships offer counselor educators an opportunity to generate scholarship that can promote client welfare and create systemic change in practice and polic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rticulate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research‐practice partnerships, as well as sugg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se partnerships.  相似文献   
90.
Open‐mindedness is typically considered an intellectual virtue that brings humans into (closer) contact with reality and its complexities. In this essay, Susan Verducci expands the ways we typically think of cultivating open‐mindedness in classrooms to include the practice of engagement with the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Working with the arts allows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perceive and embody realities they would not normally experience. Specifically, the arts enable the drawing forth and exploration of multiple and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s; the arts can therefore be uniquely productive in opening minds by helping one negotiate human perceptual constraints, b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enter standpoints other than one's own, and by encouraging the practice of living with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