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扬州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情况关系到农村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社会风貌的形成。调查显示,扬州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健身知识缺乏,健身的内容单一,农村可供老年人健身的场所缺乏。地方政府应在农村体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健身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老年人健身骨干的培养和健身场所的修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扬州为我国古代九州之一,自西周建立古邗国始,迄今已有2500年的城市发展史。曾经拥有汉代、唐代、清代的辉煌,积淀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本文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兼容南北的地域特色、雅俗共赏的文化环境、刚柔相济的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勾勒了扬州文化精神内涵,以历史实证和历史掌故为扬州人文精神给予当代阐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基于托达罗及其修正模型,扬州市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模式选择:一是进入乡镇企业;二是进入城镇服务行业;三是农村内部消化吸收。具体建议为:1.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2.规范和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3.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4.发展高效农业和涉农工业;5.加强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农民能否增收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扬州市实际,依据相关资料,对扬州市农民收入状况、增收制约影响因素等作分析研究,力求寻找快速增收的途径和对策,探讨建立全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晚清小说十六回本《扬州梦》的主要人物陈晚桥,其原型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这篇小说描绘了十八世纪前期扬州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画,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结构上多用书中人物讲述往事的形式串联故事,故事情节大部分可以从《扬州画舫录》、《板桥集》等书中找到出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三种人:文人、盐商、妓女。盐商和妓女的故事都是从文人口中道出,小说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得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16.
清中叶著名笔记作家、诗人和戏曲家李斗,通过行旅以布衣身份结交了六十多位诗文作家、书画艺术家、说唱艺人和影响文坛的显宦、富商。李斗的行旅不仅激发了其文学创作的热情,使其跻身文坛,而且对其笔记、诗词和戏曲等不同文体的文学创作、演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李斗的笔记《扬州画舫录》广泛记载了其游历扬州的见闻,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其诗集《永报堂诗集》和词集《艾堂乐府》以行旅纪实为经,以写景、赠答、咏史为纬,真实记录了其行旅与交游的经历与感受,具有典型的游记文学性质;其戏曲作品《岁星记》、《奇酸记》传奇亦是其行旅与文学交游的产物,在清代戏曲文化史和昆曲演出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扬州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初兴于北宋年间,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康乾盛世,扬州书院步入发展的黄金期,衰落于嘉庆、道光后.书院教育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学子自学能力,营造开放与论辩的学术氛围,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造就了大批真才实学者和学识渊博的师资,并为科举输送了大量人才.扬州书院对丰富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理念,不乏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扬州沿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直待字闺中,如今已形成上下齐动,日益成熟的旅游环境,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树立与国际接轨的全新开发理念,开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关系、居民第一和游客第二的关系、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关系、整合资源和投资回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舜徽是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本文介绍其24部著作,重点介绍《清代扬州学记》所论述的扬州学派的“通核”之学,可供大家参考。张舜徽70—80岁倍加勤奋撰著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效法。  相似文献   
20.
《扬州画舫录》自初刻于乾隆六十年,迄今先后有乾隆自然盦藏板、同治重印本、光绪与民国石印本、中华书局断句排印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本、山东友谊出版社本等,计木刻本两版、石印本两版、铅印本四版流传。诸版本各具特色,也存在作者多处误记及其版错讹、疏漏,句读之误等可资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