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281篇
科学研究   1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8篇
综合类   3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词是从唐代的民间歌唱的歌词孕育发展而来, 开始大都是表现歌场舞榭的生活, 多用秦楼楚馆的俚俗之词。当它经过文人的逐渐改造, 审美情趣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诗的深刻影响, 它的审美趣味也因此发生了的重要的改变; 另一方面它力图彰显词的自身审美特性。总的说来词的审美嬗变表现在两个方面: 审美格调, 脱艳入清; 审美创作, 由比兴到寄托。  相似文献   
102.
乌龙茶性味特点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乌龙茶性味特点和乌龙茶在防癌抗癌、减肥功效、抗疲劳作用、抗老化机制以及抗病原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兵法是艺术。《孙子兵法》作为兵法经典,也是兵法艺术美的代表,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突出的贡献。从兵法是艺术、孙武的诗人气质、孙武的审美理想、读《孙子兵法》是审美享受等四个方面,第一次对《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是一部新时期表现人与自然抗争和统一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通过主观移情和艺术想象,展示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综合塑造了北方大河的人化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各大河与作品主人公不同性格层次相交流汇合的灵性,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刻苦、沉着坚毅、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给读者展示出一个充满了理性思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5.
试论孙犁小说创作中的童年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与“保定作家群”乃至其他当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呈现了不同的美学特征,而孙犁的小说创作在前后期也体现出迥异的风格变形,这是作家小说美学机制调整和转型的结果,作为美学机制的一个要素的“童年情结”,对孙犁前后期小说风格的形成和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试论现代陶艺的设计意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艺在制作前必须有一个想象,这时陶艺设计的意念就产生了。在意念的指导下,赋予材料以特定的存在形式,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陶瓷艺术作品。在现代设计潮流的影响下,现代陶艺设计呈现出夸张、寓意、怪异的视觉特征,给人以视觉冲击,现代陶艺所表现的倾向是艺术家“自我”的内心世界,是“心理”的写实。  相似文献   
107.
文学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模糊的、流动的,唐以前范畴的外延表现出强大的活性,推动着内涵由"文化性文学"向"审美性文学"演进,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观照,在南北朝终于形成了一个折衷性的泛文学概念.唐以后这个泛文学概念成为惯例,并表现出强烈的保守性,拒绝接纳新的体裁,极力维持着僵化的内涵,导致直到近代,清晰的"审美性文学"范畴在文学史上始终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108.
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像力,徜徉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丰富、健全人的感觉,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109.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 ,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 ,在轻松、自然、随意中 ,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 ,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来揭示。  相似文献   
11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而塑造的千古英雄,文章运用审美意象的理论分析诸葛膏的感知性,想象性,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