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281篇
科学研究   1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8篇
综合类   3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991.
试论体态语审美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态语是很独特的语言。作为一种伴随性语言 ,它没有完全确定的符号意义 ,一般情况下 ,也不独立运用 ;但它的语言符号形象、生动 ,表意具体可感、真实细腻 ,比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更强的审美交际效应。本文从体态语的语言形象、表意功能、交际效应三个方面 ,对体态语审美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对城市森林小区进行美学景观模糊评判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本文根据城市小区景观的特点,对景观美学质量及相应的景观系统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建立分层次的城市森林小区景观羡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于南阳市农业发展银行小区绿化景观美感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3.
以怪诞恐怖为特色的小说系列代表了爱伦.坡的主要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清晰而独特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这类小说进行解读,从而发掘小说深层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蕴。集中表现为:注重美学效果,化恐怖为艺术;审美取向指向生死维度,在恐怖叙事和死亡观念之间架起美学桥梁;将文学创作上升到生命与宇宙对话的高度,对"天国之美"进行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994.
文革文学:文学性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革亦然。革学的形成受革审美理想所导引和规范。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实现政治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从而完成在艺领域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是革学审美理想的主要内容。革的结束,被终结的只是革学这一学的历史时段,而不是革学的学性。  相似文献   
995.
融合之美是教学语言的高层次的风格美。交织性、包容性、规律性是其美学特征;主导型、均等型、辅助型是其主要类型;交际角色的深层转换、教学目的的总体制导、修辞手段的灵活运用是其实现途径。研究这一课题,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文章重新审视文艺的特质,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出发,由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德性、适度、和谐等道德理性术语来观照其关于文艺的起源、创作、功用等文艺思想。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伦理、美学学说的梳理与融通,以期对今人的文学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97.
文学具有诸多潜在的功能因素,它因社会时代的需要而被彰显和确定,由于不同社会时代人的需要有所不同,同一社会时代人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而使文学的功能的显现也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本文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分析了文学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如何在社会时代的需求中演进和交替变奏。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们集中运用了荒诞这一艺术手法,随着世界的变幻和艺术的发展,荒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取代了丑的中心地位,成为又一新的审美范畴。荒诞的美学意义与荒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为审美范畴的缘由以及审美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现代舞、当代舞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1)当代舞、现代舞有益于大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21世纪是精神文明、精神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当代文化是审美文化,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必然进一步加强审美教育,进一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但在现行教育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以丑陋为美、以怪异为美、以享乐为美,片面理解美的内涵,这就要求作为美育施教者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