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48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和调整 ,历史地体现了“三个代表”要求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战略目标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具体地体现了“三个代表”要求  相似文献   
72.
文章先从婚俗礼乐制度方面否定了《关睢》主题是"求偶婚嫁诗";然后通过原诗字词、语句的具体考释进一步论证了《关睢》的主题是求贤诗而不是婚嫁诗;最后又从《关睢》的分章与表现手法方面进一步加以论证,深化求贤诗的观点.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症结所在,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应从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和规格要求入手,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学结合为特色,强化课程整合,走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制订期刊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合著论文作者署名方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范化的关键措施。【结果】提出了制订“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则”的建议和基本内容框架。【结论】 期刊合著论文作者署名规范及其相应的学术评价应突出作者贡献声明的重要作用,应由权威学术机构制订统一的“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75.
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对汉语谓词性成分的“陈述”和“指称”研究具有重大且根本的影响。借鉴此理论基础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文章总结了汉语谓词性成分(包括谓词性主语和宾语)的陈述和指称功能,指出了谓词性主语在容器语句中的指称作用尤其突出,以及谓词性宾语的指称作用与谓词的叙实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陶渊明是诗人,也是哲人,他的诗文创作真切朴实,是其生命体验的结晶。用第一人称绾联其文本,以"自然坚守"为主题,再现陶渊明对自然的追求与坚守,展示他丰富深邃的心灵世界。并引用"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学三重世界"的学术观点,提出陶渊明的人品与作品是这种新识的个案典型,具有启人睿智和常读常新的独特"元素",而他的人文精神能够薪尽火传,代代相承。  相似文献   
77.
英美文学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围绕文学教学的目的,在分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并呈现了一个包含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以此作为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分析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选取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详细解析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娜与斯嘉丽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便能从中发现圆形人物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朱子的治《诗》理念可以从治《诗》宗旨、立场和原则三个方面来观照。朱子的治《诗》宗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熔铸新篇;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学者切己体察。朱子治《诗》,持经学立场,但又兼顾文学立场,以经学立场凌驾于文学立场之上。朱子的治《诗》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由训诂求义理,二者兼顾;三、简洁;四、多闻阙疑。  相似文献   
80.
人权是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权入宪,并实施了第一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现代学校不仅应该传播人权思想,开新风,树正气,更应该成为维护人权原则的践行者,成为彰显人权、保护人权的标兵。现代学校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教师角色,都应该贯彻人权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