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8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758元/(亩?年)到2025元/(亩?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2.
基于共享视角下的农村文化扶贫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未来与发展》2016,(9):109-112
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发展,文化对贫困地区的深层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农村。多年的扶贫实践也证明,贫困人口的素质、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从更深层次上决定着人们是否贫困的命运。共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为新时期的文化扶贫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3.
张芝鸣 《科教文汇》2020,(15):115-116
新时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是促进当代社会稳步发展的主力军。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院校,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和提升教育扶贫的基础上,发挥其特有的服务形式,开拓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专业性扶贫的有效实践,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会背景下发挥自身优势。本文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走访调研、义务实践等形式,探索体育高职生参与体育扶贫活动的独特优势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如何进一步完善精准扶助体系,对点扶贫,将是政府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理论的脱节、实践经验的缺乏等诸多原因,高校精准资助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相关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的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5.
精准扶贫视域下,在高校开展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探索资助育人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客观分析目前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打造“红黄绿青蓝”等多彩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传承红色基因、丈量黄土大地、拓宽绿色平台、壮志凌云揽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五位一体”的“扶贫、扶志、扶智”资助育人新路径,以期更加全面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从灰暗到多彩的人生转变。  相似文献   
46.
轮岗教师专业引领指凭借轮岗教师的专业领导力,引领帮扶学校教育理念、课程教学以及教育科研的变革,以促进帮扶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帮扶学校内生性发展力量,实现薄弱学校精准脱贫。这与旨在从根源上帮助贫困对象脱贫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精准扶贫理念相契合。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轮岗教师专业引领却遭遇了轮岗教师观念失衡与专业引领胜任力不足,帮扶学校支持性环境与内生性力量缺失,管理部门信息交流平台缺失与制度性保障不到位的困境。化解轮岗教师专业引领困境,需要关注轮岗教师能力精进和角色认同,重建帮扶学校自我变革的主体角色,完善政策导引与制度设计,精准推进轮岗扶贫实践。  相似文献   
47.
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不仅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通向幸福生活的主要通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扶贫脱贫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实地精准扶贫的数据调研,选取扶贫户识别数、农户收入、高校录取人数、帮扶资金投入、老人新农保参保率等五项量化指标展开分析,指出了当前精准扶贫中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今后更有效地展开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9.
服务脱贫攻坚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持续性“输血”能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偏弱、扶贫协作中地位较边缘、“发展悖论”瓶颈难突破等现实困境。为更好服务脱贫攻坚,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借船出海,善用政策机遇;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对接产业,强化自身建设;更新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守土有责,做好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50.
高校智库在参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服务脱贫攻坚的主要机制、理论和基本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立足于贵州省“黔灵智库”助推全省深度贫困村织金县三甲街道办五星村脱贫摘帽的实践,依托逻辑分析法,探讨了高校智库参与地方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机制。高校智库发挥社会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理论支撑力,通过专业人才、技术服务、项目研究、政策咨询等方式,全面推进了人才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有力提升了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建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打造科学模式,注重技术转化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高校智库服务脱贫攻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