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9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parties conceived by women writers elucidate the feminine sensibility and feminine concerns with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occurs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a context—the making of the party from the planning stage, through the purchasing and preparation of food, to its opening in an artfully ordered drawing‐room. It occurs through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ygoers spatially; through attention to people over objects; through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hostesses’ attempts to shape the meaning of events internally, intrapersonally; and through an exchange of meaning between individuals through a system of symbols constellated around death. A comparison of Clarissa Dalloway's party in Virginia Woolf's novel with Milly Theale's in Henry James's The Wings of the Dove aptly convey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female reflections of the party and illuminates how death figures prominently in feminine imaginings of social gatherings. Death is the metaphor to communicate psychic fears occasioned in women by parties. Finally, the article suggests how women writers have altered the tradition of the party in literature, permitting it to reflect their felt and lived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82.
对“一元训练理论”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一元训练理论主流观点及论据支撑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一元训练理论主流文本是一种个体言说方式的超规则化文本;不能否认天才的客观存在与理论认同问题;引证规则必须参照一个标准;“二次文献”的引证效力尚待商榷;无科学证伪的经验阐发不能代替结论;一元训练理论支持者并未摆脱思维定势的纠缠。旨在促进一元训练理论自省、发展、超越的过程,最后提出建议支持一元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30年代初,冯友兰与胡适等人针对老子其人其书与孔子的先后问题,曾经展开过多次交锋。双方各自从所擅长的思想系统分析和考证方法辨伪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意见迭出。近半个世纪后,最终在出土文物的佐证下,胡适生前的推断被证明为真。他所力倡的"展缓判断"学术原则及对争议问题的处理态度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4.
法律解释学的文义解释、漏洞补充、法律论证理论对《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8条听证条款的认知具有应用价值。文义解释是听证条款优先解释方法,应将词语的通常意义作为解释的首要规则。通过漏洞补充认为兴奋剂听证适用瑞士行政听证规则,听证裁决应经国际奥委会核准后执行。通过法律论证认为保护运动员基本权利优先于国际奥委会确保体育纯洁、促进公平竞赛的目的,听证是否公开需要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综合考虑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运动员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不遵守自己规则或不正确解释规则的行为有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上诉的司法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85.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界从不同立场出发,围绕"我国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还是属于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没有停止,争论的实质是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如何改革和发展,即高职教育发展观问题。文章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生利益角度对这一论争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6.
由于有关白鹭洲书院的存世史料匮乏以及各研究者对山长之称理解迥异,故研究者对白鹭洲书院首任山长之见,众说并存、莫衷一是。本文针对部分研究者的观点,结合一些史实,分别对曾主讲或讲学于白鹭洲书院的江万里、胡楚浚、欧阳守道等七位学者进行了山长考辨,再分析出其中可能的首任山长,以此释疑并启发于同仁。  相似文献   
87.
给出了运段常变量微分方程y(t)=A(t)y(t)+B(t)y([t])+fCt)的伪ω周期解存在唯一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主体,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论争,包括其主旨是激趣还是教化,内容是为审美还是为实用,课文体裁是多文学还是多文章,其语体是用白话还是文言,用字是追求艺术还是科学等。如果能辩证地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兼顾双方的合理性,则可为确立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课文编写的基本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构建中国逻辑的横向体系,编写出教科书式的中国逻辑读本,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学术工程。《提纲》乃这方面的闯新之作,计有“绪论”“概念”“辩说”“余论”四章。“概念”“辩说”叙说中国逻辑的两大支柱部分;“绪论”“余论”阐述中国逻辑的总体、总貌和特色  相似文献   
90.
贾平凹的《废都》发表之初,评论者多是着眼于其“形而下”的外在表层“生态”,或认为它是一部低级趣味的流氓小说,或认为它是一次“躲避崇高”的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或认为它是“没有灵魂”的“生活流”。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更多的评论者透视出了作品“形而上”的内在深层“灵魂”,认为它是一部表现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文化中人文知识分子沦落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