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110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3篇
综合类   177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132.
建安时代赋予建安作家忧患意识、英雄意识、人生悲剧意识,这些共同的社会意识造就了建安作品所包涵的艺术共性,但建安作品艺术形态整体上异彩纷呈,反映出作家们的艺术个性特征。二者统一于建安风骨的内涵之下。  相似文献   
133.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学作为知识的传播中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授环境保护知识的重任.培养一支环保意识有素的大学生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生态文明以自然和谐理念为指导,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大纲中有向生态方面的教学内容,生态教育成为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其集中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形成情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对《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多年品德课程教育实践,提出一个生态教育的基本框架,并探讨生态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5.
学生党员作为国家的精英力量和发展的储备人才,他们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投入到未来工作中的正能量的多少。随着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多,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却在逐年的下降。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弱化,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党员个体,将危及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因此,应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与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36.
用自编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问卷调查409名全日制大学生,结果如下: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整体发展水平中等且不均衡;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与家庭来源、年级、是否单亲和父母职业间差异显著,与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和家庭月收入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7.
雾霾天气肆掠、水土流失严重等大量环境问题的出现,暴露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在慢慢失去平衡。这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关系。在此背景下,加强国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力图在分析生态问题背后的根源——人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费珺 《海外英语》2014,(15):14-16
Reading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discourse knowldege facilitat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oery of reading from a discouse apporach,explores the interactive approach of teaching reading and discusses pedagogical impications with contexts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跨国交流的领域越来越广,跨文化交际也应运走进高校课堂。作为文化交际的重要载体,影视资源可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更生动有效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多视角分析,这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影片《西洋镜》正是一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值得研究的佳作,文章试从文化意识的四层次角度出发,对该影片中的主人公文化意识进行分析,对比两位主要人物文化交际过程的不同轨迹。  相似文献   
140.
作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大学教育发展的产物,研究性教学理念主张将科学研究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能力。在英语专业本科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助于进 一步凸显英语专业的“专业性”,弥补传统“技能本位”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缺陷。通过“基于问题的课堂启发式教学”和“基于课题的课外合作式学术实践”,英语文学研究性教学将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实现文学的“致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