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20世纪文献学家程千帆先生的生平及著述,以奠定其文献学家地位的代表性著述《校雠广义》为例,重点阐述他在将校雠学重建为一门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完整学科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最后总结他在文献注释、古籍整理以及整理出版他人遗著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
古籍文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载体,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古籍整理与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重点梳理“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发文类型、作者机构和研究主题,以期总结我国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古代藏书家在承传民族文化典籍上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是一个内蕴极为丰富的藏书体系,它具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宋代以后。古代私家藏书活动进入成熟和兴盛时期。私家藏书活动对中国学术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化工作,古代藏书家在保存、传递、校勘、刊布、记录、序化古代献典籍等方面为繁衍中国学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但其中也间有一些校勘、句读、词义训释及语法分析之处值得商榷,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5.
《三国志》以其丰富的语料价值和文献学价值逐渐成为学术研究中持续升温的热点。从事《三国志》的整理研究.通假字是绕不过的路障。不明通假往往造成误删、误改、误点、误译、误点复误译、滥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启示我们,通假字研究与古籍整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假字是古籍整理中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结合《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中的某些校勘记,讨论阮元、段玉裁与这部清代校勘学大著的关系,对此书的成书过程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77.
清代学者徐松撰著的《登科记考》 ,原来只有清末刻本 ,今日读者不易见到。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出版了赵守俨先生的点校本 ,对刻本加以标点、分段 ,对于所引资料有疑问的地方 ,查对原书作了校正 ,避清讳的字均予回改 ,这为学人治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书中存在一些标点、校勘错误 ,并为北京燕山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的孟二冬先生的《登科记考补正》所沿袭。因此 ,本文予以订正 ,供该书的使用者和出版者参考  相似文献   
78.
地方文献是自公共图书馆成立以来就注重收集的文献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历史文献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基于目前仍有大量的民间历史文献散存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当在继承地方文献传统收集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收集。田野调查不但能收集到民间历史文献,还能够获取口头传说、仪式表演等"史料拓展"。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民间历史文献的认识和视野。文献收集方面的田野调查方法、原件就地保存的原则,整理方面的归户性原则、保持文献原有系统的原则,数据库建设内容方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和儒学文献在内的"史料拓展",数据库建设方法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跨界合作,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民间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9.
金甦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1):113-119
文章列举了版本学界对“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三种不同的观点;考证了刘向校书的三个步骤;分析了这句话的两个不同的版本;最后对三种观点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80.
《玉台新咏》卷九所始载的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并序,历代流传,异文渐多。明清以来的引录、校勘,尤其是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辑校,问题亦复不少。故作此校补,以向学术界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