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7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教育   6065篇
科学研究   169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987篇
综合类   72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善意取得适用情况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在理论以及实践中都是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种观点的评析提出,为保持物权法和合同法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必须坚持无权处分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深化“两课”改革 提升教学实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 ,当前“两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从教学的角度看 ,与认识上的误区直接相关。深化“两课”改革 ,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两课”教育教学观 ,着重解决的是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在于重塑“两课”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3.
论文化定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具有过分简单、以偏盖全、相对稳定而又可变的特征。它的形成要经过三个过程,传统观念和规范、媒体以及从众效应等是其形成的原因。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根据夹断电压能确定可变电阻区与饱和区的分界点,使场效应管可靠地工作在饱和区的原理。研究了夹断电压的测试问题,介绍了测试场效应管夹断电压的方法,进而找出预夹断电压,由此即可确定场效应管的饱和区。  相似文献   
85.
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动是通过法治运行的四个环节来具体发挥作用的。越是完善的发达的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愈大。因此,当务之急乃在于健全法治,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推动道德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给出了“螺旋法”制做大规格榫槽型法兰石棉垫片的方法,以及该垫片在榫槽型法兰密封面上的安装办法,从而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等效翻译理论强调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语言流畅度应该包括译文语言是否准确地道、简洁朴实和语法是否符合规范这两个方面。因此,在评析英文小说《金银岛》的两个不同译文时,应该考虑在保持准确的同时要兼顾译文的通顺和流畅,即考虑接受者因素。  相似文献   
88.
选用金蓝、黄花两种中药注射液 ,在非免疫鸡胚中进行抗IBDV效果试验 ,黄花和金蓝注射液在 5 0 0倍稀释浓度下 ,均具有抗IBDV作用 ,接种病毒后混合组试验中鸡胚平均存活 15 4h ,177h(P <0 .0 5 ) ,抑制组试验中平均存活 62h ,68.7h(P >0 .0 5 ) ,预防组实验中鸡胚被孵出 ,病毒对照组则平均存活只有 4 5h。  相似文献   
89.
勃发于新世纪的我国社区教育,经过八年的推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升华了新形势下人们对社区教育的理性认识,产生出推进社区教育的宝贵经验。由于社区教育独具的特殊功能,它必然会对我国新世纪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振彬 《培训与研究》2005,22(5):99-101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Halliday(1985)指出,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语法隐喻方式有助于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它增强了语篇的语义联系和关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