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872篇
科学研究   221篇
各国文化   135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18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国外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始于20世纪,大致经历了跨文化适应的人类社会观、社会心理观和发展观三个阶段。综述国外跨文化适应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精华,用本土的跨文化适应模式解决本土文化环境中的文化学习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42.
英语角情境下交际者身份构建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对于每个交际主体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其期望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护或牺牲着自己的身份并且对对方的身份体现出一种顺应或不顺应。本文以英语角这一常见的交际场所为背景,观察并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之间以及英语学习者之间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对彼此身份的认同和顺应,并尝试从语言顺应的角度对跨群体交际过程做出解释。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可以管窥身份和语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纵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主要由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价值观的认知度、理解度、归属感、支持度以及个体对该群体的责任等几个层次构成;从横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经历了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等过程。社会认同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探索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及其有效建构路径提供了方法论、认识论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辩证地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有关观点,可以为解决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所出现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而忽略母语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基于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分析,认识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应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5.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认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之间有机、辩证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上。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达成社会认同的重要渠道,更是主流意识形态寻求社会认同的根本途径;作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社会认同是发端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上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融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在和所需工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6.
特岗教师是一个新兴的教师群体,其职业认同状况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特岗计划"的实施。调查发现,河北省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总体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47.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委婉语的使用、社会功能及其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跨化对比,指出委婉语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就英汉委婉语而言,有雅化禁忌、礼貌、谈化和夸张等方面的相似性。同时,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民族特性、化传统、宗教礼仪、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故其又呈现出民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8.
论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认同是政治秩序建构的基础,政治认同的程度决定着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认同度高,秩序的稳定性程度就高,有效性就好,否则政策就难以贯彻。因此,探索政治认同心理的构建对稳定政治秩序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从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厦叙述人文化身份的角度对电影《祝福》与原著进行文本细读比较,在叙事学层面上论述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是一个话语置换和意义重构的过程。以此为个案的分析表明:建国后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是合乎革命文化规范下的重斯叙事,其作为准历史教材建构了受众的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领导权掌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0.
密利本德将意识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政治认同中的作用定义为政治的社会化和合法化过程。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活中,不仅政治上的保守党,甚至左翼工人政党都在制造大量"民众政治"的幻象。宗教、民族主义、大众传播和文化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在确保资本主义政治正确和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精神生产与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密利本德对当代西方国家政治认同策略的研究对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