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以其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女儿的故事。谭氏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其间从冲突、对抗到适应、调和这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对小说中典型的母女关系进行解析,并挖掘其所代表的异质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从隔膜、碰撞到最终交汇、融合这一趋势和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2.
李大钊早期的东西文化观独具特色,既不盲从于全盘西化思潮,也不赞成复兴儒学的观点,而是强调东西文化融通,并视社会主义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但是,受个人思想发展和时代的局限,其早期东西文化观存在一定的不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李大钊逐步克服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进化论的影响,深刻反思了西方现代性思潮并纠正了文化救国的片面路线。最终,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产生了质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以黄宾虹先生对传统山水画的成功变革作为事例,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冲撞和联系;旨在说明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新的根基来自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艺术创新的动力和契机在于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4.
中西古典修辞学都发端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其产生的原因、功用、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中西修辞学传统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窥探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5.
古代“天下中国观”与“夷夏之辨”是“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怀柔须建立在“德治”与“自治”的前提上。作为历代帝王的治术之一,怀柔的手段不外赐予、和亲、通商、教化等形式,以彰声威。最终目的是以“礼”来“定君臣之分,严夷夏之防”。作为儒家思想的表征,“怀柔”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的象征,但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6.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57.
影视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四个方面,来举例具体分析荚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条研究荚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荚汉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不同社会因素造成的中文化差异常常是阻碍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到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结合九年义务教育JEFC(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涉及的文化介绍的课文,在日常交际方面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以此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9.
从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的视角,阐释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种典型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在丰富社区文化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的重要功能,并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背景,提出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方面存在宣传不足、发展定位保守、法规资源欠缺等问题,同时提出积极宣传运营、扩大规模、完善法规政策等建议,为促进我国此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What is it that teacher-educators “do”? This paper draws on interview data with Deans/Heads of Schools of Education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by asking: How is the teacher-educator produced as a category of academic worker? Using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presents two interlocked storylines woven with varying emphasis through the interviews. First, the teacher-educator is produced as a superhero researcher and teacher, elevated by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audit/surveillance tools. Second, there is a concomitant struggle to reconcile pressure to research with commitment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schooling systems, and to addressing the work of the teacher-educator in ethical term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educators’ work reflects a desire to legitimate various performances of teacher education within current dynamics of audit culture pressures, set against the less visible ethical project of education more broadly conce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