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以掺杂纳米氧化锡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气敏性能研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通过模拟科研流程的专业实验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氟离子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yFy,采用XRD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电导率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中热固相法制得的Li1+xV3O8-yFy产品较纯,没有杂质相存在;当y=0.1时产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52.08 mAh/g,以0.2c倍率循环25次之后比容量仍保持在210.93 mAh/g,容量保持率达92.72%.  相似文献   
63.
兴奋剂违纪行为有着与一般违纪行为不同的特征,因此对兴奋剂纠纷的处理也应该与一般违纪案件的处理程序不同.在我国有必要建立独立的兴奋剂纠纷处理程序,即在整体体育仲裁程序之下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兴奋剂案件的分支程序,并在此程序中增加一系列刑事程序保障措施,包括确定以公正优先的价值导向、适用刑事证据规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增加对被追诉人利益的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64.
兴奋剂案件中的间接证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的兴奋剂案件中,间接证据的价值被低估或完全否定。过度依赖直接证据的趋势有着不利于兴奋剂违纪的惩处、使裁决的公正性被质疑、给案件侦查以不良导向等不良影响。错案数据分析指出,间接证据通常比直接证据更可靠,应充分发挥间接证据的印证功能、补证功能以及独立定案功能。在近年来的兴奋剂案件中,也有一些完全用间接证据证明兴奋剂违纪的先例,运用身体参数变动推定法、排除法、整体合力推导法3种方法。建议在今后的兴奋剂案件中增强间接证据的印证功能和补证功能、加强间接证据单独定案功能的运用、重视间接证据证明结构的法律化。在我国应加快体育仲裁程序的设立、注重对证据补强规则的应用、正确认识兴奋剂案件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5.
黄世席 《体育学刊》2011,18(6):22-26
随着兴奋剂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尿检和血检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检测出某些新型的兴奋剂,因此国际体育界开始采用运动员生物护照技术,根据运动员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是否服用兴奋剂。该标准已经得到了若干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体育仲裁院的承认。我国未来的兴奋剂检测可以考虑采用该标准,但要首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保障运动员享有的隐私权、公正裁判权和公平听审权等基本权益的同时,也要对拒绝接受抽样或者错过抽样的运动员给予与兴奋剂阳性结果同等的处罚。尤其是对进行兴奋剂检测或者疑似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裁决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其享有的基本法律权益,这是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人权法的要求,而不需要借助具体的法条。  相似文献   
66.
许亚丽 《科教文汇》2011,(21):146-147
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青少年使用兴奋剂问题已影响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且破坏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青少年使用兴奋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7.
论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兴奋剂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物科学和医学问题 ,而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涉及人类心理根源的社会文化问题。笔者认为 ,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人类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 ;运动员逃脱制裁的侥幸心理 ;强大的利益反差导致的投机心理 ;奥林匹克争胜法则带来的偏执心理 ;过量比赛引发的补偿心理 ;舆论“造就”的优胜至上心理 ;“不用白不用”的不吃亏心理 ;“用了白用”的占便宜心理。  相似文献   
68.
通过相关文献对《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禁用物质与方法》中所列举的β2 激动剂在运动兴奋剂归类、药理作用、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9.
运用经济学有关理论,揭示了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巨大的成本—收益反差,是造成兴奋剂泛滥的深刻根源;极低的兴奋剂检测率和检出率促使运动员成为风险爱好者,进而做出服用兴奋剂行为决策;在“怕吃亏”心理的作用下,个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是服用兴奋剂对自己是较好的策略,集体项目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明显少于个体项目也是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最后,进行了一些反兴奋剂工作的制度设计,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0.
国际反兴奋剂立法发展趋势与我国反兴奋剂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综述和分析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国际反兴奋剂法规和部分国家反兴奋剂法的分析研究认为,当今国际反兴奋剂立法呈现出国际化、等级高层化、标准一体化、处罚严厉化等发展趋势.我国反兴奋剂立法现状与国际反兴奋剂立法发展趋势存在的差距,已难以适应和满足反兴奋剂斗争的需要.应当从深入社会调查、加强科学研究,加快专门立法步伐,修改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加强我国反兴奋剂的法制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