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7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大学发展融入中国梦的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大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场域,大学必须自觉融会到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之中,切实提升自己的社会担当意识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学必须以培育年轻人的梦想为己任,大学作为年轻人筑梦的场域,所展现出来的应该是年轻人朝气蓬勃、襟怀开阔的生命气象;大学必须拥有自主发展与自我超越的梦想,主要表现为大学核心价值、实践形态与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完善,由此而让越来越多的大学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92.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层的理论内涵。以民族梦为基点,结合瓦氏夫人的历史事迹,以现代人的眼光对其精神内核进行新的解读与分析,认为"民族梦"是其内在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3.
"中国梦"是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历史的、世界的以及现实的视阈来"释梦":"中国梦"是中国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盼;"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完善社会制度和机制,需要信心和智慧,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眼前的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4.
张謇的“地方自治”充分体现了张謇“新世界雏形”南通梦的建构及其实践。其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恶劣的社会环境、势单力孤的个人作为以及“急进务广”的发展方式。中国梦南通篇章既是张謇“新世界雏形”的历史延续,更是张謇“新世界雏形”的创新发展。续写“中国梦南通篇章”,必须处理好财富增长与惠及百姓的关系,以民生为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环境为善;必须处理好长期奋斗和阶段有为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必须处理好“官员梦”和“百姓梦”的关系,实现同频共振;必须处理好物质生活改善和文化生活丰富的关系,实现品质和品位的“双提升”。同时还要制定好“扰梦”拆解策略或预案。  相似文献   
95.
高校政治经济学作为贯彻国家教育思想的重要课程,理应成为宣传和探讨中国梦的重要阵地。但近年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相比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目前,教育部门、学者纷纷提出了改革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当前,应借助中国梦的宣传,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读中国梦,并探讨将其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路径,包括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96.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 ,借鉴了北京的一些寺庙。这些寺庙与他有着特殊的关系 ,甚至影响到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7.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小说家,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而受人推崇。论文从女性视角的特色、女主角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小说中人物评价和人物冲突的描写这三个方面,讨论她在《偷窃》刻画女主角的视角以此对其性格的剖析。揭示出当时社会中人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矛盾时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98.
《格林童话》中有大量故事讲述年轻姑娘受家族里的女性压迫,最后由白马王子救走的故事;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三小姐探春有类似于灰姑娘的经历。传统的社会分工是导致她们共同命运的原因,姑娘们在闺阁中有诸多无奈,她们只能憧憬着婚姻来解救自己。  相似文献   
99.
凌漾初在“二拍”中创造出丰富、奇异的梦幻世界,演绎出各种类型的梦,凌氏继承冯梦龙的救世意识,通过梦的描述极力鼓吹教化意识,呈现出梦与非梦境两者形成对比相互作用,致使“二-拍”定位了鲜明特有的价值取向及叙事操作,从而凸现出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0.
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意象,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对其都格外重视,堪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永恒的主题。梦意象之所以能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特有的美学特征关系密切。在形式美学特征方面,梦意象最为突出的、特征有凝缩的时间、结构的多样化以及拟实的氛围等。这些形式美学特征为梦意象塑造了一个绚丽离奇、亦真亦幻的审美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梦意象独特的审美感染力和神奇的美学功能才有了释放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