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20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探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在解析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着力探寻效率与公平的最佳平衡点,并从制度安排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2.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基本矛盾体系之中,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支点和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张力,更要注重二者的辩证统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于人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统一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正确处理公平效率的矛盾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经济社会民主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厘清生态伦理学的主要问题,着重提出并讨论生态伦理学中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问题,尤其是国际间的代内公平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并最终须通过环境法(国内的和国际的)的实施和环境管理的执行来达成。  相似文献   
114.
当代日本环境哲学家岩佐茂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明确提出应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以及抑制资本逻辑来实现环境正义的思想。这一环境正义思想主要体现为环境责任公平、环境利用公平和环境价值公平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相统一,对当今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5.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否公平有效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效率与公平冲突。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不断完善复试体制,提高其透明度、客观性与开放性,并逐步增加其权重;需要限制并不断降低各高校的保研生比例,提高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只有从制度上消除教育歧视和教育寻租的温床并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实现研究生录取环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6.
韩峰  李蕊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4):146-148
对贵州黔东南州76所初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  相似文献   
117.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效率较高,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明显比其以前任何社会都多,但它在对公平问题的处理上却陷入泥潭。资本主义"公平"仅是"公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它在现实上集中表现为"资本"的公平,是资产阶级的乐园,具有明显的形式性、虚伪性。这种所谓的公平必然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将在其中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公平"问题的认识给当代中国深刻启迪,告诉我们不仅要注意"效率",更要善待"公平",借以促进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8.
贫困理论是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理论基础,其中贫困的内涵为贫困生的界定提供了研究基础,贫困的识别、贫困的成因理论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膨胀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必须将稀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资助的学生,这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诉求。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正义论》中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观点对保障贫困生认定公平性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贫困的根源,贫困救助的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贫困生认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9.
民事诉讼中恶意抗辩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真实的证据加以否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不但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而且影响了法律追求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应从行为的主体上、主观上和发生的时间上对此加以界定;然后通过合理分担证明责任,根据现有法律加以制裁等方式来规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0.
高考由单纯为高校招生的活动变成万众注目的社会性活动的原因,有教育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其中,"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定位,强化了高考的功利化特色,汇聚了公众"趋利"的本性,使其成为千军万马拥挤的"独木桥"。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公平机制缺乏,则使高考成为社会公平的"消防队",承担了自己无力也无须承担的社会公平责任。而为追求社会公平所逻辑性地采用的"统一性"模式,使高考的功能扭曲,性质异化,成为教育进步的障碍。让高考回归教育本性和实现教育公平,才是高考改革的理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