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2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教育   9574篇
科学研究   282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692篇
综合类   87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5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861篇
  2012年   1148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1403篇
  2006年   1504篇
  2005年   1247篇
  2004年   1125篇
  2003年   832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及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电子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员的影响 ,从图书馆长的责任、图书馆员的心理调适、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图书馆人员结构调整和图书馆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 ,对其角色转换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2.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3.
浅谈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粘合生产力要素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是管理各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人是管理的核心,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意在探讨和研究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问题,以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4.
远程教育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开放教育的物质条件(校园网络的规划、多媒体平台的建设);2、教师与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3、学生学习态度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5.
本文指出核心员工跳槽造成企业的人事危机,原因是: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核心员工培育不当、不适宜的企业内部制度问题.针对以上事实,提出了避免人事危机发生的策略与方法:包括观念培养、实施人本管理方式、采用物质手段、注重精神激励、优化劳动力市场几个方面.进一步提示企业家在世界人才充分流动的前提下,未雨绸缪,克服积淀几千年领导至上的心态,转变用人观念,才是化解人事危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6.
席勒在探讨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时,不仅考虑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静态对应和相同,而且也看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动态对应和相同。从动态上看,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实质上就是美的范畴和体系与人的自我生成的异型同构:广义的美动态地展开就是美的范畴体系,包括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而人性的动态展开就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7.
威权性的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特征,个体生命被遮蔽在神圣的“(天)理”之中,“人”被遮蔽于“民”的身份之中,纲常名因之而成为“吃人”的教化。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化思想的出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性教化的艰难启蒙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发现了“吃人”的礼教的同时,也发现了“人”。  相似文献   
178.
综述了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对如何保持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9.
韩国政府为了实现在21世纪成为“世界超一流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对现存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体制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决定把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2001年12月制定出台了《人、知识、跨越: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确立了“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和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0.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性善论"是一种实践理性哲学的概念,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意蕴,强调性善意味着人与物的区别,人的价值的凸显;强调性善即是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肯定;强调性善才可能确立"道之以德"的正确教育原则,才可能为道德教育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