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822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Some important factors for designing a serie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case when the load is varied in a wide range and/or the source voltage is seriously distorted. Special design of passive filters, adaptive control of parameter and multi variant control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filter is stable,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causes small capacitive reactive current.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ccorde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Project supported by DELT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Fundation for Power 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化问题,所以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了“全民教育”的各项活动和中国教育改革.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和全民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工作职能是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到实施.本文认为,“信息时代”的要求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们对人才的特点有了新的理解,也证实了在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未来工作者和公民方面存在的不足.综观中国教育改革,它是一个被迫出现的过程,导致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反应不灵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支持改革,但是他们的效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进一步认为,中国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具备应对改革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工作的本质及其关注的问题与教育改革的预期大相径庭.这一问题即使通过行政命令、在职培训、或者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也难以解决.本文认为,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要改革学生评价和选拔制度,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来思考教师职业,树立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知识、学习和研究的观念,历经了从客观知识到个人实践知识、从终身学习到自我导向性学习、从被研究者到研究者的一系列变迁。当这些基础观念传播到我国教育界,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角色转型,普遍期待和促进教师逐渐由知识记忆者转变为知识生成者、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由研究客体转变为研究主体。  相似文献   
14.
高职英语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是以当代知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成果为理论基础的,并分别回答高职英语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的问题。高职英语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论的应用,打破了以往英语教学的传统,从行动入手,赋予英语知识观以新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环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高职英语职业化,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以美、法、英、德、加拿大等国为范例,对五种不同的欧美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型态及其原则与职责作横向的比较研究,揭示它们作为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性,揭示其相同特征:均以宪法、法律为基础,在民主宪政框架内奉行“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保障公众利益在传媒领域的体现,以及独立行政、自治、多元主义、社会利益集团高度参与性等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对全国11所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结构、专业素养和职后培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总体结构合理,但总量偏少;(2)主要管理人员与教师专业素养较好,但特殊教育背景知识缺乏,所学专业与教授课程匹配性不高;(3)职后培训特殊教育与...  相似文献   
18.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计算机公共基础已经不能"一刀切",而要以各个专业所对应的实际岗位需求为依据,确立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以期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以财经类会计电算化专业、公共事业大类文秘专业、文化教育大类师范专业等专业为例,阐述了在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如何突出专业性。  相似文献   
19.
有效求解矩阵Penrose广义逆是一个困难的问题.首先将求解Penrose广义逆转化为求最小极值问题,结合粒子群算法和差分算法的优点,设计了混合智能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智能算法求解Penrose广义逆是有效的和可行的.算法易于计算机实现,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Preparedness for disaster scenarios is progressively becoming an educational agenda for governments because of diversifying risks and threats worldwide. In disaster-prone Japan, disaster preparedness has been a prioritised national agenda, and preparedness educ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in both formal school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setting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litics behind one prevailing policy discourse in the field of disaster preparedness referred to as ‘the four forms of aid’ – ‘kojo [public aid]’, ‘jijo [self-help]’, ‘gojo/kyojo [mutual aid]’. The study looks at the Japanese case,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is global, given that neo-liberal governments are increasingly having to deal with a range of disaster situations whether floods or terrorism, while implementing austerity measures.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the adaptiveness of neo-liberalism, the article sheds light on the hybridity of the current Abe government’s politics: a ‘dominant’ neo-liberal economic approach – public aid and self-help – and a ‘subordinate’ moral conservative agenda – mutual aid. It is argued that the four forms of aid are an effective ‘balancing act’, and that kyojo in particular is a powerful legitimator in the hybrid politic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 lifelong and life-wide preparedness model could be developed in Japan which has taken a social approach to lifelong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