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18篇
  免费   1568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教育   27801篇
科学研究   1139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476篇
综合类   215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45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710篇
  2021年   1107篇
  2020年   1330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996篇
  2015年   1379篇
  2014年   2602篇
  2013年   2523篇
  2012年   3766篇
  2011年   3653篇
  2010年   2547篇
  2009年   2366篇
  2008年   2615篇
  2007年   3254篇
  2006年   3035篇
  2005年   2453篇
  2004年   2332篇
  2003年   2258篇
  2002年   1895篇
  2001年   1526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Since Teece's seminal paper explaining who were the gainers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reas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have brought new ways for firms to organize and appropriate from innovation. A new more open model of innovation suggests that firms can benefit from sources of innovation that stem from outside the firm. The central theme of this paper is how firms try to unlock communities as complementary assets. These communities exist outside firm boundaries beyond ownership or hierarchical control. Because of practices developed by communities to protect their work, firms need to assign individuals to work in these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gain access to developments and, to an extent, influe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unity. Using network analysis we show that some software firms sponsor individuals to act strategically within a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SS) community. Firm sponsored individuals interact with more individuals than interact with them, and also they seek to interact with central individuals in the community. However, we can see differences in how individuals interact,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ir affiliation is with a dedicated FOSS firm or an incumbent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Apparently, some firm managers believe they need ‘a man on the inside’ to be able to gain access to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992.
组织知识创新机制扩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知识及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本文从组织知识创造的多层次性分析入手,描绘出一个由个体知识向企业知识创造演进的多维开放动态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993.
现有产品创新研究文献远远多于工艺创新文献,而对于工艺创新机制的研究更为少见。本文结合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汽车企业工艺实践,构建了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决策机制对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有正向作用,但决策机制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影响;动力机制、组织机制直接影响工艺创新能力,动力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组织机制对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和激励机制对工艺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都没有通过检验。本文对丰富工艺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企业和政府加强对工艺创新重视。  相似文献   
994.
张垒  杨国立 《现代情报》2016,36(11):114-118
通过对高校科技查新优化变革的动力基础分析,从宏观、微观、产品等层面挖掘其发展的新动力,构建其优化变革发展的动力系统,并从管理制度化、机制灵活化、方法多元化、行业监督、市场运行、品牌化运作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校科技查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95.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企业文化再上新台阶与之匹配。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系统工程,面对加入世界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也应审时度势,调整自身行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基于企业文化创新力的“合力”入手,阐述了文化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旨在通过促进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6.
深圳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深圳科技政策体系的形成可分为4个时期,其演进历程具有政策工具从相对单一到不断丰富、政策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和精准、政策着力点切合产业发展导向等特征。探讨并分析其体系形成与政策效果有利于不断提升政策的综合效益,同时亦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服务外包的企业间互惠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外包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式合作竞争并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企业间合作互惠的研究视角,运用价值链、演化和互惠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合作机理进行璃示,提出服务外包也是企业间进行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间互惠合作发展的创新模式进行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998.
In general, rhetoric and myt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olicymaking. Myths may inspire collective action but may also mystify and blur views on reality. In this article we identify, analyze, and reflect on the myths underlying the e-government programs of Australia, Canada, the United Kingdom, 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 We found that in all national policies myths of technological inevitability, a new and better government, rational information planning, and empowerment of the intelligent citizen can be discerned. Although the mobilizing powers of these myths are acknowledged, we conclude that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have generated little support for the inescapable telos of these myths, which makes canvas cleaning effects of e-government initiatives less likely.  相似文献   
999.
非生产性支出是否对企业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以及是否存在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是重要的研究话题。研究发现,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显著降低了该企业的创新产出,表明非生产性支出对企业自身的创新存在直接抑制效应;行业层面、地区层面和市场层面的非生产性支出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程度越高,即非生产性支出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非生产性支出的直接抑制效应和正向溢出效应均显著存在,在其他组别中两种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反腐运动会削弱非生产性支出与企业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此外,非生产性支出显著制约了企业创新对市场估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移动应用程序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渠道。尽管APP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也出现了不少绩效较低的现象:互联网创业夭折、成交转化率低下、APP卸载率较高等等。研究APP的绩效问题有助于发现影响APP绩效的关键因素,帮助企业找到提高APP绩效的新方法。本文从服务主导逻辑出发,识别出了影响APP绩效的两大关键策略--用户赋能和服务创新,论述了这两大策略对APP收入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使用自然观察法跟踪和分析中国(N=200)和美国(N=206)两个样本中的APP个体,发现两个样本产生出来的结果较为一致:APP若选择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力,让用户主导平台的价值创造活动,那么它的收入绩效往往比较好;企业如果较为注重服务创新,持续地为APP开发出新特征或新服务,APP的收入绩效一般较好。本研究也可以给APP企业带来实践上的启示:首先,企业应分析APP的定位和作用;其次,企业应重视用户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还要意识到用户不仅仅是APP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还是生产者和价值创造者;再次,企业应按照APP的定位,再决定是否将价值创造的主导权赋予广大用户;最后,企业应当重视APP的服务创新,持续地推出新功能和新特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易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