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14703篇
科学研究   1014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71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1109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517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1123篇
  2007年   1337篇
  2006年   1248篇
  2005年   1108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722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朱瑾 《科教文汇》2011,(29):150-150,173
英语是交际用语,用英语思维也是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教师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可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与交际用途,进而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依据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对语感阅读法进行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并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2.
李标能 《科教文汇》2011,(27):83-84
AuthoPware虽然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但不能直接对数据进行直接存取。本文对此通过事例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73.
田冬生 《科教文汇》2011,(29):38-38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中专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打造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74.
陶吟吟 《科教文汇》2011,(31):118-118,128
拓展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灵活运用能力,是当前素质和创新教育的大趋势。本文从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渗透的意义指向,着重在教学渗透原则、内容及策略选择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5.
何忠秀 《科教文汇》2011,(31):67-68
文章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提出了一种项目教学法和自顶而下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对于多而乱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该方法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从整体全局上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编程思想。本方法不仅适用于VFP的教学,对于其他编程设计方面的教学也有指导意义,甚至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6.
姚艳 《科教文汇》2011,(32):176-176,183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文章从词汇、句法等几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并对英语广告的翻译原则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7.
白芳 《科教文汇》2011,(34):124-125
"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是Long Michael提出的一种综合教学模式,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同时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必要和可行的全新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的需要,实施该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构建学生、教师的双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和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对促进中国英语教学的改革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78.
刘春霞 《科教文汇》2011,(35):121-121,143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与学生忽视了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诵读。诵读是培养英语语感,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阐述了诵读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79.
李云华 《科教文汇》2011,(36):48-49
有考试,就会有"考点","考点"是"知识点",不能否认它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轻视它的副作用,老师强调"考点",学生重视"考点",长此以往,老师有可能用"考点"砍伐学生"奇怪"的思维,使其统一,学生可能习惯于"考点"而墨守成规,这样许多科学探索精神及创造的思想火花必将被掩埋,所以,不要再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考点"里了。  相似文献   
980.
李晔萍 《科教文汇》2011,(35):167-169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发展最显著的规律是其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普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发展的共通规律和一般原理,将语言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加以归纳。本文将站在普通语言学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分析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平衡性的原因,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再度分析阐述语言发展的这一规律,并将主要着重词汇的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