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教育   6895篇
科学研究   85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584篇
综合类   65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他运用自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成功地诠释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道”。他的诠释开启了对中国美学本体“境界”的理解。境界即道有显现。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道的生命性、有无统一性、关系性、心智性及整一性都通向境界。  相似文献   
162.
弹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对既定教学任务有价值的突破和超越,包括知识拓展、认知升华、信息的积聚扩散、勃发的想象力、灵感问题、思维拓展、新问题的产生、情感激发、自我期待的实现。动态生成不仅发生在学生身上,也发生在教师身上,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教育的效果越来越依赖教师的综合素质、整体智慧,比如:道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人文素养、教学机智、应变能力、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社会观、理性的怀疑精神、科学的批判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163.
这部短篇名不见经传,架构基本上是线性的,按时间顺序排列,反映的却是极严肃的主题:一切都毫无意义。作品可分三部分:第一段是第一部分;文章最后一段是最后一部分;中间大篇的对话和极少的说明性的文字为正文部分。没有并行的线索和同时发生的几个事件,文章表面看,描述的是人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但反映的内涵则是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与感悟。  相似文献   
164.
池莉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对小人物成功地进行了“原生态”的写实描写,但却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单纯化;作者从现实生活的物质层面出发,对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颠覆消解,虽然获得了大多数读者的共鸣,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平庸,淡化了文学反抗平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5.
本文针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中,易被忽视或常常被误解的三个问题——非正常排放时的浓度预测问题、有效源高订正问题、烟囱参数设计合理性的论证问题,从理论、原理上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还通过实例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66.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要旨是指出自公元前6世纪起,约120年的时期内,世界出现了五位知识巨人,他们坚信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战胜贪心,战胜邪恶,能促进世界的进步,开启全球精神生活的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67.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设备风险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备风险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设备管理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结合设备管理理论界定了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内容,最后应用设备寿命周期理论分析了设备风险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设备风险管理在各个阶段所要管理的主要设备风险类型.  相似文献   
168.
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儒道思想在悼亡诗的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两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9.
农民的精神生活是当前应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当前农民对其现有精神生活表示基本满意。但这种基本满意度是处于较低层次上的,还谈不上对更高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对农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解决。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比鲁迅与陀氏的死亡意识,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他们对待生的态度。鲁迅和陀氏都描写死、恐惧死,但在探索生与死这个哲学命题时,却表现了明显的文化差异。然而,他们又存在本质的一致,那就是他们在试图越超死的沉思中都将个体的生命与人类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