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对日民间索赔的国际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日民间索赔案件数量逐渐增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犯罪的民事赔偿责任开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中国原告没有在一起案件中获得完全胜诉。本文从国际法角度,对截至目前提起的对日民间索赔案件进行了分类梳理,并针对日本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和依据予以剖析解读,以求分辨曲直,澄清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主动取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争议颇多。有鉴于此,文章阐述了人民法院主动取证制度的成因,分析了法院主动取证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重构法院取证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笔者代理过的二个案件为视野,就解除同居后彩礼返还纠纷案件中的四个问题:1、彩礼返还的范围?应返还多少?2、如何理解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应当返还彩礼的问题?3、该类案件诉讼当事人如何确定?4、调解在该类案件中的作用?谈一些看法,以求对司法实践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王林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6):145-148
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认定原告和被告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兼具两种诉讼的特征,在认定原、被告时既要考虑到刑事诉讼这个前提,也要考虑到民事赔偿的本质,对特殊主体要具体分析其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以此确定其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幼儿入园合同属于教育合同的一种,它涉及幼儿园、幼儿和幼儿监护人三方,在实践中通常由幼儿监护人参与缔约,但是幼儿入园合同的当事人只能是幼儿园和幼儿双方,监护人只是代理人;幼儿入园合同的缔约过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一般来说,幼儿园的招生信息和幼儿的报名属于要约邀请,而幼儿园同意幼儿入学的通知才是要约,幼儿入园报到标志合同成立,只有当幼儿园为幼儿办理学籍注册之后合同才正式生效;此外,在缔约过程中,应警惕“霸王条款”。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几乎在全球展开了司法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对民事起诉权如何保障。有鉴于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民事起诉权保护急于摆脱现有困境的实际需要,笔者在对大陆法系和英关法系主要国家有关民事起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虽然在案件的起诉、受理程式和形式等的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民事起诉权的保护中,都在努力将正当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在民事诉讼法律中加以运用和实现的启示性建议,以期对我国相关司法改革的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时代普遍呈现出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的现象。但是,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又会同侦查权运作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实现它们二者彼此间的平衡协调。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从这样一种制衡视角出发,进行法制化就具有着强烈的现实必要性。一方面,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能够使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推行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还有助于侦查权运作维持在正常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8.
当事人庭审迟到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致法官处理当事人庭审迟到时陷入了程序法律适用的尴尬局面。法官除了自设庭审规则之外,往往直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29、130条的规定处理开庭迟到行为,司法困境由此而生。正确认识庭审迟到行为的法律性质,厘清庭审迟到与拒不到庭的关系是合理规制庭审迟到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迟到理由、迟到时限及告知程序三方面的因素划分当事人庭审迟到的具体情形,是合理界定当事人庭审迟到责任承担的处理标准。同时,完善庭审迟到的司法规定、强化当事人按时到庭意识、增加庭审迟到的公益责任及畅通庭审迟到的救济途径是有效规范当事人庭审迟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素质的法官职业集团是近现代民事诉讼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的正当性条件,反之,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有了选择法官的正当性。我国民事诉讼中高素质的法官职业队伍远未形成,鉴于此,赋予民事诉讼当事人选择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是程序保障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诉讼权利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由于我们传统上受“重实体 ,轻程序”观念的影响 ,对实体权利关注较多 ,而忽视程序性权利 (诉讼权利 ) ,认为诉讼权利处于辅助地位 ,在“程序正义”日益强调的今天 ,对诉讼权利的价值作一探讨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