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康熙时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不仅扶持康熙亲政,而且在剿三藩、与俄订约、随行塞外、制作《皇舆全览图》、构建意识形态诸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康熙对传教士的利用固然是服务于清朝的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康熙皇帝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人据此认为康熙皇帝学习西学、倡导西学。其实,康熙对西学的态度并非积极倡导,他无论对西学怎样感兴趣,都是为了借助西学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西学只是康熙的御用品而已。康熙对西学的态度只是利用并非倡导。  相似文献   
13.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传教士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传教士所起的作用可从近代来华传教士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传教士的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历史背景对跨文化交流的需求这三方面来作分析。我们应以科学理智的眼光看待传教士这一特殊的群体,对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客观分析作为文化使者的传教士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联系甘肃近代社会的特点,论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甘南各地的传教活动及基督教没有在甘南广泛传播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鬼魂信仰、神灵崇拜为代表的温州民间信仰是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重点批判的对象。通过分析西方传教士关于温州的英文著述,探讨温州民间信仰及其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西方传教士注重言说基督教的尽善尽美,却言辞激烈地贬低儒道释和民间信仰;更在言说评判温州的种种民间信仰中宣扬基督教,提升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6.
《History of education》2012,41(1):41-56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tudy of scholarship on religions and education, published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in History of Education. It also includes reference to other publications, attempting a thematic analysis that scrutinises work on missionaries, churchmen, convents, charitable societies, denominations and education. Methodologies and sources are also examined, and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7.
论文基于对原始资料的收集,以明兴礼为个案,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作为来华传教士研究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明兴礼不但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整体性的研究,也对现代作家特别是巴金有专门的研究。前者主要体现为专著《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后者主要体现为专著《巴金的生活和著作》。这些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专业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汉学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概述中国珍稀古籍流布世界各地,考察流散的轨迹主要有:自然文化交流传播、商人贸易走私、僧侣与传教士携带、外国探险队巧取豪夺以及战争时期大劫掠等多种形式,造成中国文化遗产严重流失,使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遭遇障碍。  相似文献   
19.
从后殖民译论看19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在华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40~60年代,部分西方传教士在华的翻译活动在西方列强殖民化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掠夺中国的目的,他们在译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有完整性的翻译,也有增添删减的翻译以及高度归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明清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宣教,中西方的妇女观念不断相互碰撞。天主教义对中国妇女的生活方式、日常习惯、婚姻状况等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种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相背离的局面虽然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激烈抨击,但是仍然有不少妇女毅然走上信教之路,客观上对长期以来束缚中国妇女的封建礼教形成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