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7260篇
科学研究   50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41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论观点,它强调了心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整体功效的影响和制约。从心理环境概念的历史考察出发,不难发现高校心理环境中诸多要素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充分应对新形势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更要注重对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应该及时调整思路和内容,把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主题,使学生作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993.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验,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具体阐述了进行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浅析青少年道德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少年的心理困惑来看,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人格障碍导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心理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依据,既是道德教育内化的基础,也是德育的目标。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现实生活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健康修养,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冲突与困惑。  相似文献   
995.
本以“斯密难题”为切入点,论证“斯密难题”不过是个假问题而已,并深入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在必要的张力下的统一,而不是截然的割裂,它恰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部矛盾,因此,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的人,才是完整的“社会人”,这一点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素质教育是中国走向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国所处的国际竞争环境、自身发展需要和当代青年实际状况表明了大力发展德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优先重视.  相似文献   
997.
樊仁杰  冯纪科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102-104,110
目前,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普及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环境道德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概括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兴起发展,介绍了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要作用,并对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阐析,试图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99.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氛围,通过互动、交流、分享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化与外显,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000.
新时期民办高校要加强德育教育,本文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