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教育   12199篇
科学研究   719篇
各国文化   152篇
体育   886篇
综合类   1103篇
文化理论   153篇
信息传播   7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1330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1169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1155篇
  2006年   1021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cultural businesses may facilitate contentious political activity in authoritarian contexts. Existing research in Western liberal democracies has shown the widespread political activism of actor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hether such activism exists in authoritarian society, how it may differ in character and form, and what implications this will hav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 between busines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authoritarian countries remain to be addressed. Drawing on data collected from 55 ‘independent bookshops’ in China, I illustrate how these organisations perform ‘cultural politics,’ a typ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which actors employ mainly symbolic means to express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cerns. The organisations’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onditions facilitate their efforts to create spaces in which contentious questions can be raised, sensitive topics explored, and alternative ideas expressed, despite the Chinese state’s political regulation of the cultural sphere. The finding of the economic embeddedness of cultural politics sheds new ligh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busines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82.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目前高校普遍选择的非英语专业教材。基本上该教材能够体现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且能够抓住社会热点。而该系列教材的读写教程的选材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主题不一致,难易程度错位及因内容选材和习题带来的文化不安。  相似文献   
83.
This article takes as its focus Lefebvre's trialectic of conceived, perceived and lived spaces as a lens through which to scrutinise the 2013 English Literature Curriculum, an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creative spaces might exist within that curriculum. The article analyses how the curriculum is envisaged by policymakers and how it might be expected to be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utilising the wording of the policy document to facilitate an exploration of what its underlying intentions might be.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 poem from the new curriculum is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th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and learners’ experiences of the curriculum might, in practice, diverge from the direction envisaged by policymakers as teachers negotiate creative spaces within their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84.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85.
海城尚氏祭祖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平南王尚可喜于晚年开始着手编著尚氏宗谱,定祖训,及至尚王逝世,宗祠、陵园逐渐修建,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逐日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氏家祭仪式也有所损益,宗谱文化与社会更加契合融汇,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6.
族群身份重构是在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构、族群认同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以来,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的深化,促进了内地移民与丽江纳西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推动了族群身份的重构与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对纳西族的文化变迁及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族群认同、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之间不是彼此消长、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互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启蒙时代思想家赫尔德没有沉醉在知识和理性带给人们希望的幻影之中,而是冷静地对当时启蒙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力求开创出一个多样性、多元化的时代。同时,赫尔德认为,这些对浪漫主义运动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多元化思想都有其统一性,因为,真正的统一性只有在差异性中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8.
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是第一层次的要求。掌握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融入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89.
称谓语使用最频繁的用语之一,对它的了解和把握是恰当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因素,在跨化交际中更需要掌握不同语言中称谓语所体现的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90.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